中國力抗Delta病毒傳播 北京考慮疫苗混打
2021年8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根據中國衛健委在周四(8月12日)通報的資料,8月11日中國新增確診病例8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本土病例61例。雖然較9日108例到10日83例本土病例有下降,但中國面對傳播力強大的Delta變異毒株正想法拿出更多對策。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日表示,他認為中國實際疫情應該比報出來的數目更高,他指出,中國近日確診數從2位數上升到100多例,以14億人口來看,算是「非常零星」,但從其大規模篩檢、道路嚴格管制等措施來看,疫情應該比比報出來的數目還高一點。
法新社報導,在中國國產疫苗施打無法阻止Delta病毒疫情持續擴大的情況下,美國伊諾維奧製藥(Inovio) 在中國的試驗合作夥伴艾棣維欣生物製藥表示,中國藥品監管機構已經批准了首個混打疫苗試驗。澎湃新聞也報導了這項滅活與DNA疫苗混打的臨床試驗。
根據法新社,艾棣維欣董事長王賓在聲明中說,臨床實驗發現這兩種疫苗應用會產生更強、更平衡的免疫反應。但伊諾維奧目前尚未公佈其全球臨床試驗的任何療效數據。
目前中國批准的7種疫苗中有5種是需要施打兩劑的滅活疫苗,法新社提到,就目前公佈的科學數據,這種疫苗的保護力落後於輝瑞-BioNTech和莫得納的mRNA疫苗,這兩種疫苗在防禦Delta病毒的功效上更好。
中國正面臨數月來最嚴重的疫情爆發,官員表示,許多感染者已經接種了疫苗,而北京尚未批准任何外國疫苗供國內使用。這也使得中國出現呼聲,要最大的兩家疫苗生產商,國營的國藥和私營的科興,提供數據證明疫苗對 Delta 變種病毒是有效的。
中國旅遊和飯店業受衝擊
路透社報導,在北京加強抗疫下,服務行業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旅遊和飯店業。但中國政府目前沒有像武漢當初爆發疫情初期時那樣全面封鎖主要城市,為的就是避免經濟完全癱瘓。
根據花旗分析師在8月11日的一份分析報告,「重新實施更嚴格的社會疏導措施,大大損害交通、旅遊和其他服務行業」。該報告預計中國服務業的全面復甦將會進一步推遲到第四季度
在四川省西部經營一家有15個房間旅館的丁女士說,自己曾經預計在7月底和8月初之間,平日入住率可以至少達到80%。但她告訴路透社,由於在四川發現了8個本土感染病例,實際入住率只有20%到30%。本來她在7月夏季旅遊季節來臨時收到了30萬元的訂金,但現在到8月份,連要賺10萬元都很困難。
此外,根據航空數據公司OAG的數據,中國的整體定期航空運力在上周下降了31.9%,是疫情期間每周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總部設在西班牙瓦倫西亞的航空咨詢公司ForwardKeys的代表戈麥斯(Juan Gomez)說,在南京爆發疫情以及實施大規模檢測和旅行限制的同時,中國國內航班預訂量也急劇下降。
中國「與病毒共存」?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7月底發表的「與病毒共存」說持續引發議論。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8月9日在中國鷹派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題為「繼續全面防控,不要中了西方的連環計」,稱「歐美國家自己並沒有從『與病毒共存』中獲得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好處」,卻向中國宣傳這種方法,還說這「就像勸一個考試成績遠勝落後生的優等生,要借鑑差生的學習方法。這不是為了中國,而是別有深意」。
另一方面,微博上有超過89萬粉絲的張強醫師在8月10日貼出與張文宏的合照說:「共存需要理性、科學、勇氣和智慧。人類將在很長時間內不得不與病毒共存、與流言共存、與愚昧共存、與疾病共存! 」冰川思想庫特約研究員張明揚8月11日則在微博發表文章說:「讓張文宏繼續說話,天塌不下來。」內容提及,「保衛張文宏,就是保衛科學精神在抗疫中的主導性,就是保衛理性和心智,就是保衛我們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免於化為泡影。我們可以不相信長期共存,但必須讓張文宏繼續說話」。
雖然中央還未定調對「與病毒共存」說的態度,但對於公職人員疫情防控是嚴加問責,根據《法治日報》8月12日的報導, 從7月20日到8月10日,已經有40餘名公職人員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問責,理由從「對疫情防控形勢估計不足」、「風險意識不強」、「隔離管控環節工作失職」、「後續跟進監管不力」。以及「對疫情防控履行管理監督職責不力」都有。
報導內容說「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對疫情風險認知不足、思想鬆懈,在當前形勢下沒有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的常態化工作來抓,同時不具備足夠的應對疫情風險的能力,導致工作出現漏洞」,強調「基層幹部亟須提升應對風險能力」。
(綜合報導)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