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成了「民主國家」?
2021年12月1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數周以來,中國官媒和宣傳機構不遺餘力,經由所有可能的渠道宣稱:中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且優於西方。本月初,當局還拿出一項研究結果試圖加以證明。
中方發言人在介紹該研究結果時稱, 「中國式民主」包括具體和務實的民主解決方案,若只把人們叫醒投票,然後又讓他們去睡,那不是真民主。在宣傳中,中國尤其將美國作為民主制失敗的例子,作為鮮明對比。一個例子便是:中國全力保護國民免受新冠肺炎侵害,而美國則已有數十萬人失去生命。
「混淆概念」
無民主選舉,無新聞自由,無言論自由,共產黨獨大,享有決定權,讓當局不舒服的公民不經透明司法程序便消失在監獄裡——在政治宣傳中,所有這些都無足輕重。
德國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會(Friedrich-Naumann-Stiftung)的專家馬蒂 (Anna Marti) 指出,中國當局使用民主一詞本身並不新鮮, 「該國憲法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國家,它和同我們所理解的民主,即西方自由民主是截然相反的東西。」
數星期來,中國宣傳機器連篇累牘使用「民主」一詞,顯然與上周在美國發生的事件直接相關: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了約100個國家的代表舉行世界民主峰會,中國不能參加。
大國競賽而非體制競爭
生活在北京的政府批評者、前清華大學講師吳強說,中國處於一種不得不自辯的境地,因為美國召集的民主峰會再度彰顯了全球對抗態勢:中國和其它專制國家為一方;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為另一方。
按照政治學者吳強的看法,當前,共產黨意識形態面臨最大危機和最大挑戰,也是當局不惜一切重新定義民主一詞的一個極重要原因,旨在用民主一詞掩飾極權主義。他指出,重新詮釋概念、賦予它們以全然不同於原義的含義是中國理論家們的老把戲。
來自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會駐台北辦事處的馬蒂觀察到,中國黨政領導層現在對民主一詞的使用與以往不同。她指出,北京正玩弄一個聰明的伎倆:「體制競爭——中國制度和西方制度之間的競爭通常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一個概念,而現在,中方刻意抹殺這一對立,而只將其置於競賽層面:『我們也是民主,只是我們做得更好。』」
馬蒂表示,她不同意中方的這種說法,但「這是中方目前正在編織的新敘事方式」 。
中國自己的「民主峰會」
本月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邀境外人士參加同美國民主峰會相抗衡的線上「高端對話」。與會者中有來自敘利亞和古巴等獨裁國家的代表,也有所謂的專家,包括在中國大學任教的一些國際學者。毫不奇怪,他們也得出中國民主優於西方民主的結論。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教授羅蘭‧波爾(Roland Boer)是其中一位。他在對話會上說, 「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更誠實、更優越的民主形式。看到中國即將在全球為社會主義贏回民主,讓人鼓舞。……社會主義當然比資本主義更民主。」 此次活動上,波爾教授自然獲得了他人共鳴。這一定論是否會在中國境外被人接受,是雙方展開的競爭中最激烈的焦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