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製造業迎來春天
2012年3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深受歐元區債務危機以及美國經濟發展低迷的影響。這些國家地區的消費者在經濟發展不景氣以及失業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不得不縮減採購支出。
最近許多機構公佈的採購報告顯示,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其製造業已經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長。同時,印度的增長也比較穩定。
中國官方本周四(3月1日)公佈的製造業晴雨表,也就是經濟學中的採購經理指數從1月份的50.5上升至2月份的51。許多產業出現了增長訊號,出口訂單額有所上升。這一指數在超過50的時候,就表示製造業呈增長的態勢,反則後退。
當然,人們在觀察這一數字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季節性的影響因素。因為今年一月中旬的中國傳統春節來得比較早。所以,二月份製造業呈現增長的趨勢也在一定的情理之中。
無論如何,這也是最近9個月中,採購經理指數幅度最大的一次增長。一天前,日本也公佈了相應的數字,顯示這個繼中國之後亞洲第二大經濟體的製造業從今年開始已經出現連續第二個月的增長。
中國不是亞洲的領跑
但中國不是亞洲地區內發展速度最快的生產基地,據《道瓊斯新聞》報導,匯豐銀行最新公佈的亞洲採購經理指數統計表明,雖然比1月份的57.5有所減少,但印度2月份的這一指數仍然達到56.6的水準。
同時,英國匯豐銀行公佈的數據還顯示,台灣的製造業也從1月份的疲軟狀況(採購經理指數48.9)恢復到2月份的52.7。原因是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增長。
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以及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有所不同,匯豐銀行公佈的數據雖然也顯示了中國製造業發展回暖的趨勢,但顯示其仍然處於負增長階段。
分析家們並不樂觀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發出警告稱:"儘管新公佈的採購經理指數從整體上來看有所改善,但日益惡化的外部需求以及同時疲軟的內部需求還是會為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下行風險。"他希望,中國央行在通膨壓力有所減緩的情況下能夠推出更加寬松的政策措施。
中國經濟深受歐元區危機以及美國市場需求疲軟給出口帶來衝擊的影響,同時,房地產市場也在政府嚴加調控的政策下持續降溫。
今年二月,中國央行在三個月內第二次下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率,這也意味著政策層開始小心的放寬貸款,希望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師張志偉指出:"雖然重要的經濟指數有所回升,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仍然不太樂觀。因為許多工廠在訂單有限的情況下將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放入倉庫。而且企業貸款不足和其他一些行業內的統計數據也顯示未來的經濟發展仍將缺乏動力。"
提振歐洲股市
儘管美聯準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於本周三在眾議院發表的仍然對未來經濟發展充滿擔憂的講話曾經讓歐洲股市在周三收市時陷入低谷。但一天以後的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相關顯示亞洲經濟復甦的消息在本周四當天上午對歐洲的金融交易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德國主要股指DAX開盤後強烈飆升。
本周四,歐洲多國以及美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將相繼公佈。其中比較受關注的是義大利的數據,因為前期對此沒有任何預測。除此以外,歐洲的投資者還將關注當天布魯塞爾歐盟峰會所達成的結果。
來源:美聯社/路透社/德新社/法新社 編譯:任琛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