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憂患高考始?考生已憂就業難!
2023年6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7日,考生小梁在母親的陪同下前往上海市中心的一處考場。面對這堪稱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她對德廣聯記者承認,她多少有點緊張。
小梁說,幾天前,她還和父母一同去一座寺廟燒香祈福。她的母親王女士說,希望菩薩能保佑女兒考試順利。
對於中國的年輕人而言,高考也許只是人生艱難的開端。如今,僅僅在中學、大學取得學業上的成就,遠遠不足以過上理想的人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數據,全國青年失業率達到了創紀錄的20.4%。這意味著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18歲的小梁雖然還沒有邁入大學校園,但也留心到了這條新聞。她對德廣聯記者說,她確實有點擔心未來,因為"大學文憑的含金量沒有以往那麼高了"。
在過去二十年間,中國高校一直在擴大招生規模,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也因此快速增長。如今的大學畢業生早已不再是所謂的"天之驕子",只不過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一員。今年,全國有1160萬高校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這個數字同樣創下了歷史記錄。
供需不匹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中國人口問題專家易富賢指出,中國的服務業無法為那麼多的高校畢業生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工業部門也無法應對求職者中如此高的大學畢業生比例;這就造成了許多高校畢業生只能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易富賢對德廣聯表示,這是"對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找不到對口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中,不少人都迫於生計送起了快遞、送起了外賣。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在接受德廣聯採訪時指出,中國就業市場其實還是有足夠的勞動力需求,但是供需不匹配問題比較突出。"這幾年學財經的大學生太多,而更大的需求卻在其他領域。此外製造業還需要專科畢業的技術工人。"
王丹舉例說,中國如今亟需人工智慧、工業設計等方面的人才,也需要能夠操作數控機床的技術工人,但是整個製造業都難覓符合這些要求的勞動力。她建議中國應當借鑑德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讓教育與產業需求緊密掛鉤。
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學校、中專、大專與產業的結合並不緊密。
緩兵之計:攻讀碩士
在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寺,德廣聯記者在高考當天遇到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中畢業生。他沒有參加高考,因為他認為自己"成績太差、沒什麼機會"。他計劃明年報考專科院校,今年則通過實習積累經驗。"過渡期我會在咖啡館打工,並尋找自我的定位。"他來靜安寺則是為參加高考的朋友、同學們祈福。
16歲的高中生小張今天也來到了靜安寺。儘管她還沒有到參加高考的年紀,但也已經開始為將來擔憂。她對德廣聯記者說,她計劃在大學本科之後再攻讀碩士研究生,因為擔心"靠本科文憑會找不到工作"。
攻讀碩士或者博士研究生,是當下許多中國大學生的選擇。他們希望,等到研究生畢業時,中國就業市場能夠提供更多的高端對口崗位。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