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規劃以G16取代G8

平心2008年11月30日

儘管梅克爾總理仍然堅守G8的底線,儘管世界上許多媒體認為G20在美國的舉辦實際上已經取代了G8,但施泰因邁爾外長卻堅持著他的「中間路線」。他在德國外交部內部已經製作了一個G16計劃。德國之聲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G6JM
社民黨特別黨代會期間出售的T恤衫印著施泰因邁爾的頭像圖片來源: AP

美聯社說:"外交部長弗朗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讓人們製作擴展G8集團的計劃,從而走上了與總理安吉拉.梅克爾對立的路線。"11月29日,施泰因邁爾的一名發言人對美聯社記者證實,德國外交部確有相應的內部文件,確有向這個方向走的考慮。但這名發言人不願談具體內容。

"明鏡周刊"更詳細地報導了此事,該刊說,施泰因邁爾的規劃部門起草了一份關於G16集團的藍皮文件,他們認為這種擴大後的集團更有能力解決"全球的未來任務。"按這個藍皮文件,除了原8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和德國之外,要增加一個新的"核心小組"進來,即中國、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再加上3個穆斯林國家,這3個國家初步考慮要有土耳其,再就是印尼和埃及。

施泰因邁爾的手下選擇新"入盟"國家的標準有這麼幾個:地理上的平衡;人口;經濟實力;國家的運作能力。

在一周前訪問印度時,施泰因邁爾就已經與印度總理辛格和外長普拉納布•慕克吉談到,德國有興趣讓印度在克服象當前金融漩渦這樣的世界危機中發揮更大作用。而印度政府則批評工業七國加俄羅斯這個小集團的侷限性。

德國總理梅克爾始終堅持維持G8的框架,但提出要"根據論題和動因"隨時擴展。美聯社說:"11月中的華盛頓20國峰會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至今享有特權的最富工業國的集團之權力。"實際上,在20國峰會後,世界許多媒體已經指出,這次20國峰會是8國峰會的終結。

所謂20國峰會是1999年由8國集團提出的。從那以來,集團成員屢經變化,但中國、印度這些"核心力量"沒有變。這20國後來由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俄羅斯、澳洲、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個國家以及歐盟組成。華盛頓峰會由於西班牙的強烈要求又增加了西班牙。

施泰因邁爾籌備的16國方案,從華盛頓20國中拿掉了澳洲、阿根廷、韓國、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和歐盟,加上了埃及。

當然,目前這只是施泰因邁爾的"一廂情願"。即使真的以16國取代20國和8國,這裡面肯定還會有很多變化。比如沙烏地阿拉伯这样的當前世界抱有大希望的"金錢大國",很多國家不會希望它被拿掉。還有,20國幾個月後將再次開會,落實華盛頓峰會的"精神"。很可能20國就直接成為最重要峰會,是否還需要G16或者G十幾,G8是否還有存在的實質意義,都很難說。施泰因邁爾這種"微縮聯合國計劃"看上去甚至像是一種挽救G8的無奈嘗試。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