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資本力量改變了誰?

文山 摘編
2019年9月12日

《世界報》注意到,德國總理梅克爾當年會見達賴喇嘛,如今卻避見黃之鋒。《法蘭克福匯報》、《商報》、《證券報》則都呼籲,應阻止具有戰略意義的倫敦交易所落入香港或者北京的勢力範圍。

https://p.dw.com/p/3PU3Z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in China
9月6日,在梅克爾和李克強的見證下,寶馬集團與中國訊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簽署智慧型網聯汽車合作備忘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梅克爾在中國議題上的學習曲線"為題,刊發由該報副總編Robin Alexander撰寫的評論指出,黃之鋒這次在柏林見到了許多德國政界要人,唯獨沒能見到梅克爾;在梅克爾的總理生涯接近尾聲之時,這件事情有些諷刺地與她剛當總理時的一件事情形成了呼應。

"梅克爾的首屆總理任期中,遇到的第一件外交路線之爭,與眼下的黃之鋒爭議幾乎一模一樣:德國究竟能否邀請中國異見人士來做客?當時的人物是達賴喇嘛,梅克爾在總理府會晤了這位藏人精神領袖,並且引發了激烈的回應:非但中國政府取消了此後的財政部長會談,時任德國外長也表示了反對。當時的外長就是現任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這名社民黨人士之前曾在施羅德總理麾下任總理府辦公廳主任,比剛剛擔任總理的梅克爾具有更多的外交經驗。"

"當時,梅克爾與施泰因邁爾之間幾乎發生了公開的爭執。梅克爾堅持價值觀,施泰因邁爾則警告不要搞'櫥窗政治'。至少當時的公眾輿論对梅克爾有利:媒體幾乎一致地為總理的勇氣而歡呼,以至於不久後,時任發展援助部長、社民黨人維喬雷克-措伊爾(Heidi Wieczorek-Zeul)也與達賴喇嘛會面,從而讓聯合執政的社民黨也能展現出一些勇氣。"

"12年後的今天,又上演了同樣的戲碼,只不過角色發生了互換。來自社民黨的外長馬斯(Heiko Maas)勇敢地與中國異見人士握手,招致了遠東超級大國的警告。基民盟的梅克爾總理,這次則站到了現實政治的一邊,不安排與香港小夥的會面。"

"不管怎樣,梅克爾上星期訪問北京時,還是談到了香港問題----儘管隨行的德國經濟界代表團非常明確地要求謹言慎行。梅克爾在北京雖然沒有會見中國異見人士,但是畢竟也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內會見了異見人士的律師,不過並沒有合影。"

England: Börse in London
倫敦證券交易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Joko

《法蘭克福匯報》則將目光投向了香港證券交易所向倫敦交易所發出的300億英鎊收購要約。該報評論以"一場由中國政府發動的政變"為題,呼籲歐盟以及英國盡力阻止這筆危險的收購。

 "證券交易所具有太過重要的宏觀經濟職能,為飢渴的企業提供增長所需的資金。想像一下:一個受到中國政府引導的股東,能夠窺視倫敦證交所的無數筆交易,這真是叫人不寒而慄。"

"證交所不是普通的企業,對國家而言,它們具有戰略重要性。現在,歐盟以及英國的監管方必須想出一個理由來阻止這次收購。這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因為單從反壟斷的角度而言,倫敦證交所與香港證交所面向的市場非常不同,合並不太可能構成新的壟斷。"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則以"港交所收購倫敦交易所注定失敗"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儘管證交所的規模總是越大越好,但是這筆收購卻受到了經濟之外其他因素的制約。

"鑑於當前的英國脫歐亂局,很難想像,英國政界以及監管機構會同意倫敦的金融心臟落入中國的勢力範圍。況且,美國的金融機構也有許多業務要通過倫敦交易所進行,因此華盛頓也一定不會歡迎這筆收購。而香港的政治形勢,更是加大了這筆世紀交易的難度。"

法蘭克福出版的《證券報》則以"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為題刊發評論,認為這部同名科幻電影與現在的情況頗有幾分相似:鑑於外星人宣稱為了和平而來,所以人類想要繼續觀望外星人的侵略艦隊是否確實是為了和平而來。文章認為,倫敦證交所一旦被收購,就有成為港交所無足輕重的附庸之危險,但是倫敦方面卻軟弱到連說不的勇氣都沒有。

"這個收購者,最終是要聽命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現在,我們只能希望,英國政界對此次收購的反對,至少能夠和當初反對倫敦與法蘭克福證交所合並時的力度一樣大。在這幾個星期的香港持續動蕩後,我們至少必須明白一點:那裡的法治並沒有這裡完善。中國有可能利用這筆收購,來給全球的資本市場打上自己的烙印。這一風險,應該引起投資者的高度警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