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平憲法還能持續多久?
2006年7月20日冷戰時期,日本處於美國的控制和保護之下,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反對共產主義的前哨。日本的對外開發援助政策,成了日本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日本這只老鷹逐漸露出了利爪。日本認為受到了中國的威脅,擔心中國侵佔日本。最近幾年,日本特別提防北韓,北韓發展核武器和試射導彈成了日本的一塊心病。這樣,日本與美國的同盟越來越緊密,年軍事預算已上升到四百億美元以上,佔其國內生產總額的百分之一,絕對數額在全球佔第六位。日本想以此與美國一起形成一支對應中國的力量。在反恐鬥爭中,日本也與美國站在一起。
今年六月,日美軍事合作達到了新高潮。日本軍艦與美國軍艦一起,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攔截了一枚試驗導彈,美國的導彈防護傘擴大到日本。兩年後,日本的驅逐艦將配備美國艦隊的導彈防禦系統。近幾年來,日本通過修改法律,為日本的軍事訴求開闢了道路:五年前,日本政府通過一項法令,使日本海軍在美國向阿富汗發起進攻時能向美國艦隊供應燃油。2004年以來,日本軍隊駐紮在伊拉克南部,支持該地區的重建。現在,日本政府決定撤回駐伊拉克的日本軍隊,因為「行動的目標已經達到」。日本問題專家認為,首相小泉純一郎向伊拉克派遣軍隊是一箭雙雕的外交策略:首先,他向美國發出了緊密結盟的訊號。其次,他向日本人民表明,日本軍隊雖然進駐外國,但沒有捲入軍事行動,沒有違反日本憲法第九條。
在日本的強硬派看來,北韓的導彈試射來得正是時候,他們可以廣為宣傳日本不能放棄軍事實力的主張。小泉早就有意修改憲法,以便日本擁有一支能實施軍事打擊的力量,但這一動議需要日本上下兩院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也需要公民投票,小泉無法獲得議會和民眾的多數支持。
日本政府發言人、可能接替小泉任首相的安倍晉三本周說,日本不修改憲法,也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性打擊,「和平憲法允許作為自衛行動的預防性打擊」。安倍晉三是日本強大軍事政策的代表人物,看來如果安倍晉三接替小泉,業已惡化的日中和日朝關係將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