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環境污染案例:苦澀的「千香街」
2020年8月24日
專題系列:德國的綠水青山從何而來?(五)
(德國之聲中文網)1988年,一小隊東德環保人士完成了一樁「不可能的使命」:6月25日,他們在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terfeld-Wolfen)附近的工業區拍攝到了災難性的環境污染狀況的畫面。
歐錦賽決賽 史塔西也去看球了
拍攝日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這一天是198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的日子。三位活動人士齊默曼(Hans Zimmermann)、諾伊曼(Ulrich Neumann)和海爾弗雷馳(Rainer Hällfritsch)猜測,即便是史塔西或者警察可能也會去看球賽了。果真如此,活動人士拍片沒有受到打擾。
齊默曼挑選了拍攝地點;諾伊曼作為環保網路「方舟」(Arche)的代表,與西柏林的記者取得了聯繫。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不過,風險很大。齊默曼回憶說:「如果他們抓住了我們,我們要被關進鮑岑(Bautzen,史塔西監獄所在地點)十五年。」
西德電視台播出 東德想「對策」
秘密拍攝的畫面甚至在西德電視台播出了。1988年9月27日,西德電視一台播出了比特菲爾德地區嚴重的污染狀況。播出的畫面是所謂「銀色的湖」,這是一個生活區附近的老的煤礦塌陷湖。此外,還有一個有毒垃圾堆放點的畫面。由此,比特菲爾德的環境災難程度曝光——無論是在西德,還是在東德。
西德電視台播出的這則新聞喚醒了比特菲爾德的民眾。人們到處都在談論這個話題,這引起了政府的警覺,消息一直傳到執政的德國統一社會黨(SED)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成員梅塔克(Günther Mittag)下令對這則新聞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措施。這個任務一層一層往下佈置,最後到了比特菲爾德當地官員那裡。
1988年11月9日,當地官員寫了一份文件,列了長長的一條清單,說明如何反駁這則新聞。比如:他們聲稱,根據挑選出的數據,比特菲爾德地區的污染狀況已經明顯減弱。此外,還有一些意識形態類的反駁方式,比如:「世界各國都有垃圾堆放點,西德的那些醜聞就證明了這一點:那裡毫無監管地堆放有毒垃圾。」
坊間戲稱「千香街」 每隔百米氣味不同
但文件中沒有寫明的是,比特菲爾德的環境污染,政府難辭其咎,因為:為了不限制工業生產,環保要求都被取消了。在東德這很普遍,工業生產有優先權。
比特菲爾德-沃爾芬工業區的污染大戶是兩家化工廠ORWO和CKB。工廠設施陳舊,環保越來越退居其次。空氣、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因此越來越嚴重。民眾親身經歷這一情況。坊間把通往比特菲爾德-沃爾芬方向的馬路稱為「千香街」:沿著車間走,每隔100米,氣味都不同,「有時候是苯酚,有時候是丙酮,有時候是色素的氣味」,齊默曼回憶說。
比特菲爾德在德語裡有「苦澀之地」的意思,在環保人士看來,名副其實。
孩童易患支氣管炎、哮喘
環境的災難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1990年11月,兩德統一後不久,聯邦環境部確認:「在比特菲爾德地區,空氣、水和土壤都存在極大的污染——兒童因支氣管炎和哮喘疾病就醫的需求高於平均水準,其肺功能指標低於其它比照地區的兒童。引人注意的還有,因畸形而導致的胎兒死亡率很高——1989年為千分之5.5,而多年平均值為千分之2.3。」
延伸閱讀:東德環保運動:從被監聽到「圓桌會議」 環保人士多夫勒的生態課上,有五名史塔西(東德國家安全部)工作人員在聽課,同時還勤奮地做著筆記;柏林牆倒塌、劇變後,環保人士坐上政府「圓桌」,參與制定環保政策,關停了核電站,設立了多個生態保護區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