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
2015年10月30日,德勒斯登聖母大教堂將慶祝重建10年紀念日。這座巴洛克式教堂在二戰中被摧毀,重建後成為了德勒斯登今天的標誌,也像磁鐵般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易北河上的明珠
這幅加納萊托創作的著名油畫描繪了1751年的聖母大教堂和新集市。這座巴洛克式的基督教教堂於1726年奠基。鐘情藝術的奧古斯特國王當時夢想著將其官邸所在地建成歐洲的藝術大都會。
獨特的穹頂
聖母大教堂的穹頂重建時採用了木製框架和1.3萬噸砂岩。原來的穹頂建成於1736年,是建築師喬治‧貝爾(George Bährs)的傑作。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教堂的柱子和牆能夠承受住鐘形石頭穹頂的重量。
柔和的穹頂繪畫
聖母大教堂佔地只有半個足球場大小。因為地方小,建築師貝爾因此把教堂建得很高。站在教堂裡,抬頭可以望見穹頂內部的8幅宗教畫,它們分別表現了福音教和基督教的八大美德。原作是威尼斯畫家喬瓦尼‧格羅諾(Giovanni Battista Grono)創作的。
戰爭中被摧毀
1945年2月13日,英美聯軍對德勒斯登老城進行了轟炸。兩天後,聖母大教堂在戰火中坍塌,歐洲教堂建築的這顆明珠只剩下了兩堵斷牆。到1993年,這裡一直是一處17米高的廢墟山。
充滿象徵意義的廢墟
東德定期舉行大型集會,紀念德勒斯登被轟炸的歷史。1966年,聖母大教堂的廢墟被正式宣佈為紀念碑。1982年2月13日,基督教人士首次進入廢墟所在地,抗議東德加強軍事化。聖母大教堂逐漸成為東德公民和和平運動的象徵。
轉折時期的覺醒
1990年2月13日,音樂家路德維希‧古特勒(Ludwig Güttler)等人發出了一項公民倡議:按照原型重建聖母教堂。他們的倡議受到美國、法國、英國和瑞士四個組織的支持。全球共有1.3萬人參與了該項目。聖母大教堂地下室的一個展覽重現了這段歷史。ein. Eine Ausstellung in der Unterkirche zeigt die Geschichte des Wiederaufbaus.
考古拼接
在重建之前,必須搬走廢墟。這項巨大的工程開始於1993年,廢墟的每塊石頭,每個瓦礫都被編上號並進行了測量。重建開始於1994年。46%的原來的石塊都回到了原位。細心的參觀者可以辨認出它們。
地下室中尊貴的墓碑
被毀48年後,聖母大教堂獲得了重生。建築師喬治‧貝爾的遺骨也保存了下來。今天,人們可以在地下教堂中看到修復後的貝爾墓碑。18世紀時,教堂地下室是安葬重要人物的地方。
巴洛克式聖壇
聖母大教堂聖壇上裝飾著豐富的人物形象,令人嘆為觀止。這座雕像是摩西舉著寫有十戒的石碑,80%都是用原來的石頭拼成的。聖壇是聖母大教堂中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教堂兼音樂廳
聖母大教堂可容納1800人。今天,這裡不但舉行彌撒,也舉辦音樂會。這可謂聖母大教堂的一項傳統。1843年,著名作曲家華格納就在這裡為其唯一的宗教作品《使徒們的愛之宴》舉行了首演,共有1200人參加了合唱。
古老的新標誌
聖母大教堂的重建共耗資1.82億歐元,其中1億歐元來自捐款。聖母教堂周圍的街道如今煥然一新,重新散發出昔日的榮光。過去十年裡,聖母大教堂像一塊磁石般吸引了世界各地近2000萬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