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海綿城市」失效? 鄭州防災應變能力受質疑

William Yang | 鄒宗翰
2021年7月22日

河南水利廳強調,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才引發致命洪災。而當地政府5年前宣佈要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這次也備受檢視。德國之聲請兩位當地律師現身說法。

https://p.dw.com/p/3xoZl
China Unwetter l Heftige Regenfälle, Überschwemmungen in Henan
中國將洪澇災害事件按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分為4個級別,1級最嚴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7月21日凌晨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從二級提升為一級。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 住在鄭州的高律師21日向德國之聲表示,他所在的東區地勢比較低,災情嚴重,他住的30多層高樓停水停電,一樓淹水,車子滅頂。他冒著淹水走回家,觀察到路上的水最深有一米,紅綠燈停擺,交通癱瘓,許多私家車跟公車都被水沖到一起。

他也有有同事困在地鐵中幾個小時,說他們感到很恐懼。他認為洪災發生是因為排水系統出了問題。他說:「路上有許多人孔蓋被沖走了,可見下水道是完全不通的。雖然各小區下方都有防洪的設備,但一旦下雨造成災害,有些原因就導致水的圍堵。」

維權律師任全牛也住在鄭州,但所在的地區地勢比較高,水流快,汽車跟人員傷亡較少,淹水情況比較快改善,但大雨仍導致電路出問題,許多小區仍然停水停電和斷網。

他提到,中國城市化特別快,高樓建的特別多,引水只能仰賴下水道,但是中國城市發展最不重視的便是下水道。他說:「下水道大部分的管線直徑都很窄,排水系統的管線特別小,肯定是沒辦法來得及把大雨帶來的水排掉。」

任全牛觀察,「普通一場雨都會造成積水,而過去幾日的大雨加上排水系統本身就不行,乘載不了這麼大城市的排水。」

「海綿城市」能吸多少水

根據多家中國媒體報導,鄭州在2016年就宣示要花超過534.8億人民幣將城市打造為「會呼吸的海綿城市」,​​在今年5月都還有新聞講述這項計劃。

「統計顯示,自海綿城市建設實施以來,鄭州全市共計消除易澇點125處,消除率77%。去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8億噸,再生水利用率為50%。城市供水明顯增加,城市環境持續改善。」

既然花了這麼多錢,也宣佈有了成效,那這次洪災為何這麼嚴重?《中國青年報》引用浙江工業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陳前虎的說法表示,「此次河南大雨屬於突發特大暴雨,已經超出了海綿城市所能應對的能力」。

他說:「鄭州這次大雨是非常少見的,造成的災害跟是否建設海綿城市沒有關係。」

新聞中提到,「鄭州對其城區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為50年一遇,其他規劃區為20年一遇」,這次3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表示「這是天災不是人禍」。

這幾天,中國官方也反復強調,河南省這次降雨是「突破歷史極值」,只是說法從鄭州市政府的「百年不遇」到河南省水利廳的「超5000年一遇」,引發網友批評越說越誇張,「甩鍋歷史」的爭議。

Asien I Flutkatastrophe in China
鄭州17日到20日3天降雨量達617.1mm,幾乎快到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突破自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圖片來源: Jia Fangwen/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示警系統失靈?

除了排水,政府的示警系統也受到檢視。任全牛提到,暴雨和洪水有天然因素沒錯,但雖然鄭州當地有5次特大暴雨的預警,市政府相關部門卻沒有提前積極倡導或去做預防措施,例如提前讓地鐵停駛,導致人員跟財務損失。

任全牛表示,政府只是提醒居民不要出門還不夠。他說:「連我都知道鄭州地勢是西高東低,如果水量這麼大的話,正常情況政府應該進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員或交通通行至特定地區,這樣能完全大幅度降低車輛或人員的損失,但我們都沒看到這方面的消息。」

高律師則認為,與其期待政府改變,還不如自救。他說:「我認為這些問題一時不可能改變,只能說將來大雨天盡量少坐地鐵,我想政府不會那麼快做出任何實質改善,未來大雨只能說市民必須做好自我保護,避免坐地鐵等大眾運輸工具。」

目前鄭州的交通在水退之後正逐漸恢復運作,未來如何更好的排水以及加強示警系統,是民眾希望官方除了「千年一遇」這種說法之外可以實際去做的事。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