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二十大開幕講話 專家學者怎麼看?
2022年10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10月16日開幕的二十大上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指出,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近期不論是對內或對外,中國面臨著重重挑戰。在國際上,有來自美國對於高科技企業的制裁措施、各界對於「一帶一路」的質疑、以及西方對於新疆和香港人權的批評。在中國國內,與強硬「清零」政策有關的大規模檢測和封城,使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陷入了經濟增長危機。
外界預測,習近平將打破常規,開啟他的第三任中共總書記任期,他的意識形態也會被寫入共產黨章程,與毛澤東和馬克思相提並論。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的首席分析師何青山(Nis Grünberg)說:「確定會出現的改變是將從根本上確保黨必須按習近平說的做。」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重申了「共同富裕」,中共可能會借此對私人資本施加更大的影響,並尋求更好的收入分配。
「改革開放走到盡頭」
澳洲智库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中國專家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指出:「在習近平的十年任期之後,(中國)已經從集體領導轉向專制,從有限任期轉向終身領導,從私人部門轉向國有部門,從私有財富轉向共同富裕,從全球化轉向技術獨立。」他補充說,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共存也已經變成了「對抗」,而習近平關於新冠疫情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的表態,也粉碎了人們預期二十大之後可能會放鬆防疫政策的希望。
中國政治學家吳強認為,為了「清零」封鎖邊界,使得中國越來越孤立。他表示:「我認為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走到了盡頭。中國通過全球化和改革開放變得強大,並一直保持著這種能量。」 但在意識形態上,改革開放的政策早已被放棄了。
德新社也認為,習近平在二十大上的發言,代表著中國過去成功的改革開放政策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專制、黨的影響力和意識形態,習近平正在採用這些共產主義的老方法來維持權力,卻稱之為「中國式現代化」。
完整和全面的發展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觀察到了一個重大轉變:本次大會不再強調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他指出:「從黨的十四大到十九大,每次都明確提出經濟發展是黨的中心任務,而這次沒有這樣的說法。反之,強調的是『完整』和『全面』發展。也就是說,黨將不僅僅致力於經濟發展,還有政治、社會、環境和文化發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表示:「很明顯,安全是習近平最關心的問題。他的說法是 -- 中國面臨許多危險,國家處於類似戰爭的狀態。」吳木鑾說:「過去,中國領導人將他們的合法性建立在他們提供經濟增長的能力上。現在隨著經濟放緩,習近平試圖將合法性的基礎從經濟增長轉向安全 -- 他可以成為拯救、保護中國的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認為,關於安全問題的篇幅增加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如今的中國比起五年前,有更多需要擔心的事情。例如:「與美國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圍繞烏克蘭戰爭的不確定性」以及新冠疫情等。
中國特色的重要性
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Yu Jie表示,二十大報告中對台灣問題的措辭變得更為強硬,反映了中共高層領導的語氣和政策的變化。其中包括再度強調「不排除使用武力」以及「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這是對被視為干涉台灣事務的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友發出的警告。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甘迺迪(Scott Kennedy)則認為,這次大會最明顯的是,從現代化到外交到社會主義,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的重要性。他說:「習近平希望中國共產黨、中國和國際體系的發展方向與美國和西方在上個世紀所制定的方向截然不同。」
(德新社、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