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多安收回「驅逐令」外交風波落幕?
2021年10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六,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宣佈,包括德國和美國在內的十國駐土耳其大使將被視為"不受歡迎者",並向土耳其外交部做出了指令。通常情況下,被宣佈為"不受歡迎者"的外交官將會被驅逐出境。但在本周一(10月26日)的一次內閣會議後,艾爾多安,稱有關國家大使已同"詆毀"土耳其國家的言行拉開距離,他相信,後者今後將在"涉及土耳其主權的表態上更謹慎行事"。
本周早些時候十個國家駐土耳其大使聯合發布的一份聲明,要求當局釋放活動人士卡瓦拉。這名64歲的土耳其企業家、文化資助人從2017年至今一直被拘禁,儘管2019年歐洲人權法院(EGMR)已經要求土耳其將其釋放,但是安卡拉一直對此裁決置若罔聞。
外交挑釁掩蓋國內問題?
德國漢堡的土耳其問題專家約平(Charlotte Joppien)分析認為,艾爾多安掀起這場外交風波,目的是轉移人們對內政問題的注意力。她指出,艾爾多安的民意支持度過去數月一路走低,因此面臨巨大壓力。獨立民調機構Avrasya的數據顯示,艾爾多安的正義於發展黨(AKP)的支持率已跌破30%。
造成這一發展的首要原因是糟糕的經濟狀況。土耳其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0%,貨幣裡拉不斷貶值,腐敗蔓延。本周一土耳其裡拉的匯率一度跌至一美元兌9,59裡拉。其後果顯而易見:土耳其依賴的重要進口商品價格越來越高;很多土耳其人難以支付美元貸款;日常生活消費成本上漲。
無論是關押德國記者於切爾(Deniz Yücel)引起的外交風波,還是同美國和法國就鄂圖曼帝國時期對亞美尼亞人"民族屠殺"的爭議,艾爾多安並不是第一次通過對外高調喊話,以調動國內的支持者。他總是指責外國壓制土耳其、媒體散佈不實報導。這一策略的目的是,調動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土耳其人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同時迫使反對黨也轉向民族主義路線。
艾爾多安還有什麼牌?
但這一次,倒逼反對派的策略似乎沒有奏效。土耳其最大反對黨共獲人民黨(CHP)領導人Kemal Kilicdaroglu批評艾爾多安的做法是為自己政策不力造成的經濟敗局找藉口。另一個反對黨未來黨領導人、曾在艾爾多安政府任外長和總理的達武特奧盧(Ahmet Davutoglu)則表示,艾爾多安關心的既不是卡瓦拉也不是司法獨立,而是挑釁分化。
儘管面臨國內指責和國際壓力,艾爾多安還有其它的施壓可能,例如讓作為北約成員的土耳其更加接近俄羅斯。土耳其已經不顧北約盟國的反對和美國的明確要求,從俄羅斯購買了S-400對空防禦系統。華盛頓因此拒絕向土耳其提供F-35戰鬥機。現在艾爾多安在考慮,除其它防空系統外,再購買俄羅斯的戰鬥機。這可不是一個小籌碼,畢竟在北約成員中,土耳其軍隊的規模僅次於美國。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