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讀歷史看當下: 德國在核電問題上為何如此糾結?

Ralf Bosen | Rina Goldenberg
2023年4月14日

德國曾以核能發電技術引以為傲,但與此同時這項技術也一直備受爭議,以至於最終決定2023年4月15日是退出核能的日子。然而隨著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不斷加劇,告別核能的決定是否明智引發廣泛討論。

https://p.dw.com/p/4FGAP
德國退核政策再起爭議
德國退核政策再起爭議圖片來源: Peter Steffen/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一切都始於一顆 "雞蛋"  - 位於慕尼黑附近Garching的德國第一座核反應堆於1957年10月投入使用。由於這座屬於慕尼黑大學的核反應堆外形酷似雞蛋,它被暱稱為 "原子蛋"。

這是德國核能研究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二戰後德國重新崛起的象徵。這一用於科研目的的核反應堆一直運行到2000年。

Atomreaktor München-Garching
1957年,德國建成首座核反應堆。圖片來源: Heinz-Jürgen Göttert/dpa/picture-alliance

三年後,即1960年,位於巴伐利亞州美因河畔的卡爾市建成第一座用於民用目的的核能發電廠,隨後這類擁有強大反應堆的核能發電廠在德國各地相繼投入使用。那時,原子能普遍被視為既安全又可靠。1973年的石油危機更進一步推動了核能在德國的迅速發展。

反對核能運動的開始

由於一直無法找到萬無一失的方法儲存核廢料,反對者開始對核能是否真是潔淨能源提出質疑。石荷州布羅克多夫核電站修建過程中,數千名示威者同警方爆發衝突。

Demonstration gegen Atomkraftwerk Brockdorf
七十年代開始,布羅克多夫核電站的建設計劃多次引爆警民衝突。圖片來源: Klaus Rose/imago images

"核能?不要,謝謝!"成了凝聚環保主義力量的集結口號。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新的政黨-綠黨在西德應運而生,其成員主要來自左翼人士、和平主義者、環保人士以及反核力量。1983年,綠黨正式進入聯邦議院。

Einzug der Grünen in den Bundestag
1983年,綠黨政治家巴斯蒂安(Gert Bastian)、凱利(Petra Kelly)等人當選後步入聯邦議院。圖片來源: AP/picture alliance

核電帶來的危險也很快成為現實。1979年3月28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裡島核電站發生了嚴重事故。1986年4月26日,位於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电站的一個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輻射雲擴散至整個歐洲。這次事故對德國境內有關核能技術的討論也帶來了轉折。

當時的德國仍處於東西分治狀態。共產黨治下的東德,民眾幾乎沒有獲得任何有關核事故及其影響的訊息。西德則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狀態,政治家們也束手無策。對於核洩露事故,人們毫無防備,政府也一時無法提供指導方針和應對策略。倉促成立的危機處理小組也在不久後宣告解散。

TABLEAU | 35 Jahre Nuklearkatastrophe von Tschernobyl | Rettungseinsatz Soldaten
車諾比核事故在德國引起了普遍的不安。圖片來源: Sergei Supinski/AFP/Getty Images

民眾紛紛搶購碘片。因出於對核輻射的擔憂,超市裡的大量水果、蔬菜和牛奶被勒令下架銷毀。孩子們被禁止去沙池中玩耍,市民則被告誡不要在雨中出門。雖然在德國並沒有檢測到核輻射造成的健康影響,但這次事故仍使德國引入了全境範圍內的核輻射監測,並最終促成了聯邦環境部的成立。

巴伐利亞州的瓦克斯多夫(Wackersdorf)鎮建設核廢料處理廠的計劃,引發了嚴重的暴亂。衝突導致一些抗議者和公務人員喪生,數百人受傷。建廠計劃最終在1989年被叫停,這也是德國環保運動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Wendland Castortransport Protest Aktivisten Schienen
2011年,示威者將自己拷在鐵軌上,試圖阻止運送核廢料的列車。圖片來源: BREUEL-BILD/picture alliance

與此同時,在德國北部,下薩克森州的戈爾萊本(Gorleben)則成為反對核廢料鬥爭的象徵,該鎮被指定暫時存放核廢料,直到確定永久儲存地點為止。第一批核廢料於1995年4月24日運抵該鎮。

與核電的漫長告別 - 幾經周折的德國退核進程

2001年,施羅德總理領導下的社民黨綠黨中左翼聯合政府同大型能源公司就逐步淘汰核能達成協議。德國境內19座核電站都被規定了運行時限,並要求2021年前關閉最後一座核電站。

Berlin Unterzeichnung Atomkonsensvertrag 2001
2001年,施羅德總理宣佈德國將逐步退出核能發電。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2010年,以梅克爾總理為首的中右翼政府又撤銷了退核協議。並決定延長核電站運行時限。

但世界上第三次重大核事故又令德國的核能政策發生變化。2011年3月11日,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洩露事故。而此次事故對德國產生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日本國內。

作為資深物理學家,德國總理梅克爾出人意料地改變了她在核能政策領域的一貫立場。梅克爾突然宣佈,德國的核電時代將在2022年底前被畫上句號。2011年7月30日,德國聯邦議院投票批准了這一決議。

經過多年的激烈抗爭之後,石荷州布羅克多夫核電站在運行35年之後,終於在2021年成為歷史。

2017年,德國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尋找一個儲存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安全地點,並在2031年前完成這一使命。

Deutschland Atomkraftwerk Grohnde geht vom Netz
2021年底,反核人士在慶祝北德一座核電站結束運行。圖片來源: Julian Stratenschulte/dpa/picture alliance

退核政策再度引起反思

烏克蘭戰爭使得德國急於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這也使得本已鐵板釘釘的退核政策重新引起爭議。聯盟黨領導人率先提出延長核電站營運時限的建議,以便以核電取代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

Bayern Kernkraftwerk Isar 2 | Merz und Söder
2022年8月,基民盟主席梅爾茨和基社盟主席索德爾均提出延長核電營運時限的主張。圖片來源: Frank Hoermann/SVEN SIMON/picture alliance

以商業為導向的自由民主黨(FDP)的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也隨即支持恢復核電。他的政黨是與社會民主黨(SPD)和綠黨組成的中左翼聯盟中的初級夥伴。後者將發現很難同意延期,因為反對核能是他們的核心問題之一。 但在2022年的夏天,德國沒有人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注重商業利益的自民黨籍財政部長林德內也很快加入了支持核電的陣營。但對於同屬執政聯盟的綠黨來說,同意延長核電站營運時限的可能性則微乎其微,因為反對核能一項是他們的基本原則。不過,2022年的德國一切皆有可能。

核電能否充當氣候救星?

編者:該文最初於2022年8月發表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