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歐參展的中國吉利:紅旗、鯰魚、京戲以及悲壯豪情
2005年9月15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中國汽車界素有「鯰魚」之稱,據說正是這種兇猛的食魚之魚在汽車市場的池塘裡掀起了降價狂潮,推出4萬元以下的轎車、12萬元的跑車。集團副總裁趙傑在展會現場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稱:「我們就是要讓中國人擦亮眼睛,看清車市的內幕和暴利,明白自己原本是受了外國廠家的愚弄。其實汽車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一種代步工具,沒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要出那樣的高價唬人?」
說到中國國內市場,這位唐裝在身的中國民營企業董事長反問道:「你知道大眾前些年賺了中國人多少血汗錢嗎?500個億!每輛桑塔納要以20多萬的價格賣給各個政府企業,就是因為我們這些民企的介入,他們才不得不開始調低售價。我們的宗旨就是要讓老百姓買得起好車,我們就是中國車市裡的一條鯰魚,不僅如此,還要做世界市場裡的鯰魚!」
初來乍到、橫衝直撞的魚兒有時也能興風作浪,改變整個池塘的生態環境。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首次「扭盈為虧」,財務報表亮起紅燈,兩家合資企業的利潤從1年前的1.06億歐元惡化到目前的負1700萬歐元。即使一向在中國表現上佳的通用汽車業績也頗為黯淡,在華贏利大幅下降,從1.62億美元跌落到3300萬美元。其他多數外國廠商也大致如此,相繼出現了利潤滑坡。
洋槍與土炮交兵,血拚的後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汽車市場出現「井噴」,最後利潤越攤越薄,大家無錢可賺無利可圖。德國業界近來不斷傳出悲觀的嘆息,認為這場汽車版的《俄狄浦斯》最大的悲劇性在於:一切早在預料之中。因為正是福特、大眾、通用這樣一批西方汽車集團與中國企業合資建廠,養育了自己的東方之子——這也是當初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先決條件。現在,中國本土企業逐漸掌握了汽車製造的技術細節,羽翼日益豐滿,反倒要殺「父」濟貧了。
於是,德國人彷彿看見中國車正在步日本、韓國的後塵,以更加不可思議的低價開進歐洲市場。無怪乎,當「陸風」、「中華」 、吉利第一次進駐車展,表現出拓展海外的興趣的時候,德國媒體一齊變色,驚呼「中國人來了」。
不過,世襲貴族的香車寶馬怎麼可能與工薪階層的「四輪工具」相提並論呢?單就參展氣派而言,戴姆勒克萊斯勒包下了整座展館,走進「賓士」世界就像步入了一座豪華歌劇院,身邊穿梭著侍者的酒水服務,三層旋轉樓梯上通紅藍寶石燈屋頂,下至新品陳列舞台。再一見到邁巴赫這類平素根本無緣一親芳澤的至尊精品,諸媒體記者除了狂按相機快門、腎上腺激素加速分泌之外早已沒有其它的選擇。
汽車畫報等專業媒記的另一大愛好是收集各大公司的目錄資料。車展新聞中心提供的一項重要服務就是每人可憑記者證免費郵寄15公斤行李,於是,到處可見負重的記者同行排隊受領大包小包的印刷品及光碟。寶馬、保時捷給出的圖片配上畫框便可妝點牆壁;奧迪資料拿到手上彷彿加厚加大的精裝本DVD;到了勞斯萊斯本特利那裡,一切又都變薄變小了,「less is more」,黑色棉麻包裝袋裡的東西散發著昂貴的氣息。
四號展館是首次亮相的中國展品的聚集地。剛剛告別隔壁大廳的奢華氛圍,德國記者們的民族自豪感見漲,再一對比「陸風」展台門可羅雀的光景,一聽手指敲擊在塑料板材上發出的廉價的聲音,不覺暗自舒了一口長氣,「中國威脅論」全線崩潰。幾步開外,華晨出品的中檔轎車「中華」矜持地停放一旁,門窗緊閉——准看準摸不準坐。勞斯萊斯都讓坐,「中華」為什麼不讓?還怕坐壞了不成?擁有駕照、強化上崗的中國留學生含笑地搖搖頭。
吉利無疑是本屆展會上最熱鬧的中國人的碼頭。李書福總裁正在某家中國電視台的鏡頭面前發表著激情演說,出自美國名設計師之手的二層展台正中大大地書寫著「I AM GEELY」字樣。董事長趙傑驕傲地告訴筆者:「很多中國記者跟蹤報導歷屆法蘭克福車展,還是第一次在我們這裡看到專供中國人聚會的地方,大家都感到無比的高興。」
朋友來了樓上請,有茶喝,有戲看。浙江京劇院12位著名演員被請到法蘭克福車展,演出《哪吒鬧海》、《美猴王大鬧天宮》等經典名劇。外國人看不懂中國國粹,只看出一個「鬧」字,大感希奇,舉起鏡頭對准簇擁著汽車、花枝亂顫的鳳冠霞帔,閃光燈一氣狂閃——至於誰是主角,誰是陪襯,也就不太可能分得清了。
同「中華」轎車一樣,吉利此次推出的中心產品——美人豹新款中國龍(CD)也是封閉型候客。同時參展的另四款轎車也代表了吉利目前最高研發水準,包括自由艦、FC-1、豪情203右舵車、海域303H。董事長趙傑表示,吉利在這些新車的研發方面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過,鑑於中國民族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無法與外國的百年老廠比拚實力。那麼,是否準備「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呢?趙傑的回答是:「活到老學到老。」
然而,細分「學」字的內涵,不太高明的學法可能導致侵權訴訟,趙傑解釋說:「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吸收新鮮的血液,世界各地大品牌大公司的工程師、科學家也在為我們工作。例如韓國大宇汽車的副社長分擔我們的研發工作;大眾在上海的總經理南陽是上海華普的總經理;Dr. Lee——李文波是德國人,為大眾工作過20多年,曾經擔任大眾首席代表,也是大眾在中國成功的關鍵人物,現在擔任我的高級顧問。」
接過吉利的產品目錄——這還是一本相當簡易的圖冊,不比德國同行做的精緻,還被《明鏡》記者譏諷為「在校生的作業水準」。然而,除了祝福吉利一路走好,任何一個炎黃子孫恐怕都不忍心苛責中國汽車業界的新生兒尚未做出歐美先驅的成績。畢竟,這是中國在國際汽車舞台升起的第一面旗幟。正如趙傑本人的慷慨陳詞:「總要有人第一個沖鋒上陣吧,即使我們最後壯烈犧牲,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明天,也是值得的。」(亞思明現場報導)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