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倒爺在中國
2012年6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托因‧拉瓦爾(Toyin Lawal)住在離北京大約30公里外的一幢嶄新的公寓大樓裡。這位來自奈及利亞的女性正在自己一居室的廚房裡做飯,她熟練地把切好的魚丁扔到鍋裡看起來就食慾倍增的辣椒醬中。
這位面貌可親的41歲奈及利亞人穿著一件長長的白綠相間的夏裝,腳上是一雙人字拖。她燒制的菜餚是準備給在北京生活的奈及利亞人吃的。她說:"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好廚師,但是奈及利亞人非常喜歡我做菜,他們總是希望我給他們做飯。"除了星期日之外,她每天都要把自己親手做的盒飯送到北京繁華的市區,在一家中國人開的雜貨店賣她做的"盒飯"。
採購商要與時俱進
許多外國人,包括奈及利亞人都知道北京的這個繁華市區。很多在北京的奈及利亞人都是商人,這些買家在中國購買衣服、廚房用具、建築材料等等各種商品,然後把它們帶回家,在奈及利亞賣出。在琳瑯滿目的物資中,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就是假名牌。除了賣盒飯之外,托因‧拉瓦爾也做別的生意,她說:"我什麼都賣,鞋、包。一些奈及利亞學校還從我這裡給學生們購買衣物,特別是襪子。他們把錢匯給我,然後我去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托因在廣州的廠家直接預定,然後這些商品會從那裡海運到奈及利亞。
廣州是中國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靠近香港,那裡有許多工廠,吸引了大批非洲人,買家們成群結隊來到這裡,非洲人活躍的幾條街區被稱中國人叫做"巧克力城"。
阿姆塔(Kabir Amuda)在來到北京之前也在廣州生活了一段時間。這位三十歲的奈及利亞人向本國出口地板和牆面瓷磚。他說:"因為現在很多奈及利亞人都建造房屋。"與其他淘金者一樣,他也時刻觀察著市場的變化,關注哪種商品現在賣得好。阿姆塔表示:"如果瓷磚沒有市場了,我就會買賣其他商品,也許明天我會做汽車配件生意。"
都是為了下一代
阿姆塔會親自飛回奈及利亞,把從中國海運來的商品賣給當地的經營商。一個貨櫃他大概會得到5到6千美元的盈利,他說:"如果你在當地有自己的零售店,可以直接把商品賣給消費者,賺的錢會更多。但是我選擇賣給零售商、批發商,這樣我就可以很快回到中國繼續下單,裝新一批的貨櫃。"
與阿姆塔不同,拉瓦爾一年只回家一次,看看兩個兒子,拜訪其他親友。她在中國賺的錢要給孩子存下來,讓他們能有個好的未來。她離開奈及利亞差不多有8年了,不過她並不想再回到家鄉生活,她說:"我們的國家很不容易,沒有錢,如果你要想為孩子做點什麼,那你就必須想辦法到國外去,在外面賺錢。我的孩子必須上學,然後要去大學深造。我希望他們會有好的前程,能有一天過上比我更好、更輕鬆的生活。"
遠離家鄉,生活不易
機會多、掙錢多的地方也不是樣樣都好。很多在中國生活的非洲人認為,中國人對他們有種族歧視。拉瓦爾說:"中國人很討厭黑人。我如果想乘坐計程車,很少有車會停下來。"
另外很多非洲人都表示,很難獲得在中國長期居留的簽證,所以很多非洲人申請的都是學生簽證,這種簽證性價比最高,最容易辦妥。還有一些人委託簽證中介來幫他們操作,花3000美元可以拿到只限一次入境的半年居留簽證。就在前不久,中國政府宣佈將加大力度打擊"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外國人員。阿姆塔與拉瓦爾雖然都持有有效簽證,不過他們都不想公開自己的照片,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這些淘金者在中國的生活也有積極的一面。阿姆塔娶了一位中國姑娘,而拉瓦爾覺得在中國生活比較安全,她說:"在我的老家經常發生搶劫案件,暴力事件。在這邊,我凌晨3點走回家也沒有問題。"她面帶微笑的補充了一句:"所以我愛中國。"
作者: Nicole Graaf 編譯:文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