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沉默的多數」不以為然

2014年10月8日

香港示威活動持續至今,部分中產階級人士開始對「佔中」運動感到不滿,擔憂抗議活動拖垮香港經濟。

https://p.dw.com/p/1DSCe
Hongkong Menschen auf dem Weg zur Arbeit
圖片來源: Reuters/Carlos Barria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北京1989年在天安門鎮壓抗議的學生時,Bobby Yim和許多香港人一樣同情示威者,並且憤怒譴責中國政府。但25年後,他對中國的觀點有所改變,而且無法對高聲疾呼民主改革的香港年輕學子表示支持。

"沒錯,中國政府當時確實做錯了。而我們非常情緒化。回頭一看,如果學生們當年獲得勝利,中國是否能達到今日的成績?"退休保險經理人Bobby Yim在購物中心太古坊中如是說。雖然這裡距離主要抗議地點只有幾個地鐵站之遙,但尚未出現任何騷亂的跡象。

"那些佔領街道的孩子正拖垮整個社會。我認為經濟和人民的生計比他們所訴求的更為重要,"他補充說到,"我能忍受他們的行為,但僅止於某種程度。"

不少香港的老一代民眾與Yim抱持類似觀點。人口約700萬的香港如今在意見上存在嚴重分歧,由學生領導的親民主抗議活動要求在特首普選中擁有更多決定權。

近期的香港民主運動是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參與者的年輕化吸引全球注意。與此同時,許多自認為更年長且閱歷更豐富的香港人則抱持懷疑的態度冷眼旁觀。

這些反對抗議的人士通常是中產階級、中年而且務實,他們不滿外界稱那些在街頭抗議的年輕人代表著香港。他們自稱為"沉默的大多數"。雖然其中多數人並不認同中國共產黨,但他們是北京在香港的最好的盟友,並且擁抱大陸經濟發展優先於政改的發展模式。

China Hongkong Demonstrationen Studenten und Regierung einig über Verhandlungen
香港學生是此次參與民主運動的主要族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XPPP

中產階級擔憂生計

反抗議陣營最常提出的論點是,隨著香港逐漸融入大陸經濟,如今已禁不起騷亂或觸怒北京。他們還認為,政治改革不能以經濟動蕩作為代價,而西方民主模式並非快速解決香港問題的良方。從嚴重經濟不平等直至可負擔的住房短缺都是香港所面臨的問題。

在香港的公民不合作運動去年夏天首次構成威脅時,前香港電台主持人、"幫港出聲"(Silent Majority)的共同發起人周融(Robert Chow)表示:"這一切非常浪漫,但我們的生活該怎麼辦?人們要的是民主,不是鬧事。"

同時兼任一個親北京政治聯盟發言人的周融相信,多數香港居民雖然贊成民主,但更傾向於漸進式、有秩序地改變。許多其支持者的理念與中國官方宣傳口徑驚人的一致,後者不斷強調社會和諧及經濟穩定的重要性。

但周融駁斥了所有反對抗議者都是親北京人士的說法,並表示其支持者是來自社會的各階層。

周融稱,去年一份反對佔領中環運動的請願書收集到約150萬份簽名,相當於五分之一的香港民意。其對手則認為,聯署人數並不具代表性,因為包括遊客在內的人士都可以參與聯署。

就目前看來,周融的陣營似乎取得了勝利。此前抗議活動的支持聲浪在香港市民中快速增長,大批民眾上街抗議北京對首屆香港特首直選的提名限制。在警方於9月28日向手無寸鐵的抗議學生及民眾發射催淚瓦斯和辣椒噴霧後,走向街頭的抗議人數上升至逾10萬人,並且使市中心三個區域陷入數日癱瘓。但一周過去,抱怨抗議活動妨礙生意運作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商販、計程車司機和送貨員等藍領階級人士加入了金融和旅遊業者,同聲譴責街頭的抗議活動。

Studentenprotest in Hongkong Occupy Central 28. Sept
9月28日,香港警方向抗議民眾噴射催淚瓦斯圖片來源: Reuters

"年輕人需要值得期待的未來"

分析家表示,對於經濟底層的人士而言,政治參與並非優先事項,他們正苦苦掙扎著支付各種帳單。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低技術水準人士的每月平均薪水為1萬港幣,而13%香港居民的收入甚至不到這個數目的一半。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指出,絕大多數的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龐大壓力,這些人每天必須花費超過10小時賺錢養家活口,參與呼籲政改是一種"奢侈行為"。

此外,香港還存在世代間的鴻溝。年逾40的民眾仍能清楚記得80年代經濟起飛前的生活,當時多數人還任職於工廠中,父母掙扎著使一家得以溫飽。許多人自認是憑借著辛勤工作建設出今日的香港,不願其現有的舒適生活因政治騷亂而受到威脅。

參與街頭抗議活動的40歲教師Alex Wong表示,他能理解同齡人的不以為然,但他在新一代人的理想主義中看到其價值。

"我不怪那些屈服於現實的人,"他如是說。"但是孩子們還有很長的人生道路要走。他們需要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張筠青/樂然(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