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萬聖節新態:耐人尋味的變裝
經歷了疫情封控和經濟社會跌宕,在被視為中國最西化城市的上海,今年的萬聖節狂歡中,出現了不少借變裝針砭時事、抒發郁悶的年輕人。
「大白」重現
疫情期間令人談虎色變的防疫人員「大白」出現在萬聖節的驚悚遊行中,似乎十分切合主題。這位「大白」手持一支巨大的棉簽,讓人們回想起「清零」期間裡陪伴左右的核酸檢測。對很多上海人來說,這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留下了持久的傷痛。
倒楣的「乙方」
在中國的勞資合同中,一般會把雇傭或購買服務的一方,即僱主稱為「甲方」;而提供勞務的一方為「乙方」。乙方相對於甲方來說往往居於弱勢地位,要滿足各種要求而難以得到相應的報酬或發展機會。被打得鼻青臉腫、一臉絕望的「乙方」在萬聖節的上海街頭並不少見。
中西結合
上海的萬聖節遊行中,可以發現不少「中國特色」。除了甄嬛、唐僧等中式古裝人物,西方萬聖節的一個核心形象「死神」,也有中國版——黑白無常。而無常帽子上的文字,也十分耐人尋味。
感受氣氛
上海歡慶萬聖節的現場,圍觀看風景的人多於變裝者。而與歐美國家萬聖節僅圍繞恐怖驚悚主題不同,在上海可以見到更寬泛的視角、更多有創意的形象。有人在社群網站上感慨「上海萬聖節可比西方有意思太多了」。
內卷遇上不景氣
參加街頭萬聖節的以年輕人居多。目前中國年輕人就業求職艱難,而正值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勞動市場前景,很多人平時也在網路上吐槽自己的沮喪。這幾位顯然想借萬聖節化裝的機會宣洩一下內心的郁悶。
歡迎搗亂
儘管與往年一樣,依然有人批評「過洋節」是崇洋媚外,但上海當局對今年的萬聖節慶祝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態度。沒有進行太多的干預和限制。目擊網民發布影片和貼文稱,有個別題材、行為敏感的變裝者被警察驅離,包括一位「大白」和一位裝扮成作家魯迅、當街朗誦其作品的男子。
狂歡療傷?
《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將上海的景象形容為萬聖節的「中國化」,並呼籲社會「多給年輕人一些無拘無束的空間」。微博博主「呆若木一」寫道:「上海萬聖節的變裝表面看是一場狂歡,但太多變裝的背後都是普通人心裡的一塊傷,終於有機會在特定的日子裡拿出來宣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