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被表揚的搗蛋學生」

2014年2月20日

中國電影人在剛剛結束的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上囊括金銀熊,大出風頭。但德語媒體卻發現,中國國內媒體對此的報導有些蹊蹺。而德國與歐洲航天業在與中國合作時有喜有憂。

https://p.dw.com/p/1BD0F
Berlinale Filmstills - Bai Ri Yan Huo NO SOCIAL MEDIA
圖片來源: Berlinal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周四的一篇文章中將在柏林電影節大豐收的中國影人稱為"憤怒的中國導演們"。文章作者注意到,由於參加本次柏林電影節的中國電影拿下多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大獎,因此中國的官方媒體無法忽視這一新聞。

"由於得到金熊大獎的影片『白日焰火』(德語名為』黑煤,薄冰『)展現的是一個與官方美化版本完全不同的中國,因此受到政府管轄的中國媒體記者們只是報導了影片得獎的消息,卻並不深入探討電影的具體內容。就像是一個老師不願意表揚得到好成績的搗蛋學生。"

文章作者認為,中國媒體的這種做法顯示出,北京專制者們非常清楚刁亦男導演所傳遞的訊息。這位導演巧妙地安排影片中的各種元素--一名孤獨的警察,一位神秘的紅顏禍水,四處淒涼的場景,以此間接表現出對於中國社會及其道德荒漠化的批判。

"當中國媒體把這部陰郁而又扣人心弦的現實主義電影獲得金熊獎當作中國人民的驕傲加以稱讚,就像是在索契贏了一枚金牌一樣,這其中的諷刺意味不由讓人感覺好笑。"

Berlinale Preisverleihung Goldener Bär 2014 Berlin Goldener Bär Bester Film
刁亦男是「得到高分的調皮學生」?圖片來源: Reuters

文章作者此後又提及參與本次柏林電影節的另兩位中國導演寧浩和婁燁,並且提及後者曾因拍攝以六四事件為時代背景的"圓明園",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攜片參加戛納電影節而被封殺五年。

"也許正是這些電影使得類似柏林電影節這樣一個國際影壇激烈碰撞的場所變得如此獨一無二:人們在此體驗到,銀幕上所展現的不同社會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各個生命體又是如何通過畫面和故事的方式得到敘述、分析和診治。 "

德國航天業對中國提高警惕

德國與中國不但在電影藝術等文化領域交流很多,在太空科技方面也頗有交集。2011年11月1日凌晨,中國"神舟八號"開啟歷史性旅程的時候,酒泉發射中心的觀摩室裡也坐著一群德國客人,他們來自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因為在神舟八號上有一項德中共同研發的成果:一個名為"Simbox"的擬微重力生物試驗盒,其中包含了17個生物和醫學試驗項目。神州八號發射成功之時,德國科技代表團掌聲雷動,但現在情況卻出現了一些變化。德國新聞網站《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報導稱: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此前與崛起中的宇航國家中國合作時曾取得過短暫的成功。但現在他們開始變得更為小心謹慎:與中國的合作將限制在特定領域之內。航空航天學者們正在起草的一份戰略文件中作出了如此規定。"

報導稱,今後德國與中國在基礎研究和醫學方面將繼續合作,但科技研發領域德國將與中國進行更為嚴格的切割。具體而言就是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的水準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基本而言,中國是一個較有吸引力的航天合作夥伴。這個國家在前往太空的道路上執行著一套雄心勃勃的計劃。'嫦娥三號'登月使命再次證明了這一點。美國則在宏大的太空冒險方面缺乏資金和政治支持。而俄羅斯則經常出現技術問題。而歐洲空間局(Esa)甚至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維持國際空間站繼續運作。"

DLR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在自動化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圖片來源: DW/F. Schmidt

儘管歐洲空間局主席多爾達恩(Jean-Jacques Dordain)一直支持讓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項目,但因為美國的反對而無法實行。因此歐洲人考慮獨自與中國展開合作項目。

"對於歐洲人來說,與中國合作的最大好處可能是也許能在今後十年內獲得一張中國太空船的船票。不過巴黎的歐洲空間局總部對此也很小心。……儘管如此,根據《南德意志報》的報導,歐洲太空人團體中的一人已經開始學習中文了。人們永遠也不知道,(歐洲與中國的)合作程度究竟會有多麼廣泛。"

摘編:石濤

責編:李京慧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