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的新現實」
2013年9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2013年上半年歐中貿易糾紛不斷。先是歐盟宣佈向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中國方面也立刻做出反擊,對從歐洲進口的無縫鋼管和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歐中間的貿易戰幾乎一觸即發。
事情在今年7月出現轉機,中國和歐盟就光伏貿易糾紛達成和解,規定只要價格不低於每瓦特56美分,出口數量不超過70億瓦特,中國公司向歐盟出口光伏產品就不用支付關稅。周四《新蘇黎世報》的一篇題為"世界貿易的新現實"的評論文章稱,歐盟和世貿組織是這場歐中貿易糾紛的輸家。
文章這樣寫道:"乍一眼看去沒什麼新意……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在這場爭端中,世貿組織沒有起到直接影響。中國對於歐盟反傾銷的回應不是按常理,要求到世貿組織仲裁,而是直接對歐洲出口產品展開反傾銷訴訟,進行報復。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衝突中採取統一立場,歐洲則是各種聲音摻雜在一起:一邊是歐盟委員會,一邊是受到不同利益驅使的各成員國。甚至給人留下這種印象,歐盟委員會是孤立的,因為各成員國反對布魯塞爾採取行動。"
"中國崛起改變世界規則"
文章隨後分析了中國對於國際經濟關係的影響,並指出中國崛起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貿易規則,甚至是國際政治和權力結構。"中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認同目前既定的國際準則,僅僅尋求在目前主要由西方主導的世貿或者國際貨幣基金等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這個想法被證明是一廂情願。
"中國遵循傳統主權國家理念,積極參與多邊進程,保障世界經濟增長,在國際政壇上的表現越來越自信。……隨之而來的是為保障資源而不附加政治條件的政策以及將專制統治加市場經濟與不干涉內政視為一個有吸引力模式的觀點。"
文章結尾評論道,"光伏產品爭端表明,中國的游戲規則是政治為先。如果選擇通過世貿組織的模板解決爭端,爭端的裁定將取決於貿易法領域某個不知名小組的專家們--這從北京的角度看不可理喻。……中國國內市場迅速增長,歐洲企業越來越依賴於來自中國的需求,天平越來越傾斜於中國。比較各成員國打著自己算盤的歐盟,中國的行動力更強。此次貿易爭端有兩個輸家:歐盟和世貿組織。這是"貿易政治現實"的一個教訓。"
中國和俄羅斯世界聲譽下降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2013跨大西洋趨勢 "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和歐洲把對方看作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而中國和俄羅斯的聲譽下降,另外針對中俄未來在世界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預期也有所下降。
德國《每日鏡報》周四一篇名為"歐洲上升,中國下降"的文章稱,年度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和歐洲人不希望看到中俄在世界領域擔任領導角色。
"俄羅斯和中國的形象越來越負面。……2013年的年度調查報告第一次詢問了對中國擔任領導角色的看法。47%的美國人和65 %的歐洲人反對中國發揮國際領導作用。而反對聲在德國最高,達到了71% 。
"針對其他正在崛起的大國,人們的態度比較積極。就他國給自己帶來經濟發展機會還是威脅工作崗位這個問題時,64 %的歐洲人、71 %的德國人都將印度、巴西和印尼看作是機會,而46 %的歐洲人和62 %的美國人都將中國更多地看作是一個經濟威脅。"
摘編:萬方
責編:樂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