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界面臨一場新的貿易大戰

2010年3月19日

全球金融危機尚未克服,世界卻面臨一場新的貿易大戰:美國國會兩黨多數議員指責中國操控本國貨幣匯率,要求立法對中國徵收懲罰性關稅。《柏林日報》為此發表評論認為:

https://p.dw.com/p/MWch
中美面臨一場貿易大戰圖片來源: AP Graphics/DW

"如果歐巴馬政府接受這項建議,這兩個世界最大國家有可能陷入一場衝突,其程度將超過最近因台灣、西藏和谷歌等問題出現的爭執。這是因為對於雙方來說,很多問題與此有關:大量的金錢、數十萬計的就業崗位和政治上的可信性。

"即使懲罰性關稅會沉重打擊中國的出口業,但中國人在經濟政策方面有實施報復性打擊的可能性。其一,中國可以對美國商品課以懲罰性關稅,雙方多年來就一直在打保護主義的乒乓球。其二,中國將威脅今後不再用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把現有美國債券轉為其它貨幣。這些做法對美元和對支撐美國財政赤字將產生什麼影響,現在還很難說。但看來北京把牌押在這樣的設想之上:華盛頓害怕自己的金融出現不穩定、不敢與中國進行全面衝突。

"這樣的過手對雙方都具有高度風險,後果莫測,更因為雙方的爭鬥並非僅僅使用經濟政策手段。北京和華盛頓都把這一話題用於民粹主義目的,這樣的目的與貨幣問題關係不大。

"這場爭執可以幫助美國政界,把他們對當前問題至少應負的部分責任推往國外。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罕見地團結一致就已表明,他們都不願把批評中國的這塊陣地讓給對方。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了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畏懼全球化的象徵,富裕工業國的人民對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不滿時,就把責任推給中國。

"反過來,也好不了多少:中國的政界人物也利用外國敵人轉移人們對內部問題的注意力。民族主義現在是中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堅信西方想阻止中國重新崛起,這已成了國家意識形態的最重要教條。"

《南德意志報》的評論文章認為,"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現在是它對全球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下一輪全球性混亂。亞洲人的巨大出口盈餘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中國的盈餘資金淹沒了美國,千兆美元流入風險性投資,助長了美國人以為依靠借貸就可以永遠享受富裕生活的幻想。

"不應再次出現這樣的循環,中國必須逐步放開自己的貨幣匯率,為此做出貢獻。當然,美國對中國的攻擊也是為了轉移對自己錯誤做法的注意力。美國應該使本國企業恢復更多銷售自己產品的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沒有必要促使北京放棄自己的不公平政策。"

摘譯:王羊

責編:凝煉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