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調處理斯皮爾伯格辭職
2008年2月14日中國媒體對 「斯皮爾伯格辭職門」事件採取了低調處理的態度。零星有幾家媒體通過引用外電的形式對此事作出報導。人民日報社下屬的《環球時報》在周四新出版的一期報紙上,發表標題為「西方有借奧運壓中國」的文章,被境外媒體看作是中國官方對「辭職門」事件做出的回應。文章中寫道:「西方借奧運向中國施壓,在中國老百姓當中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感。絕大多數中國人對西方的施壓表示不解和憤怒。在他們看來,把遠在萬里的達爾富爾問題賴在中國頭上是十分荒唐的。」
之前一天,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表聲明說,達爾富爾問題既不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也不是由中國造成的。因此某些組織和個人將這兩者聯繫起來是完全不理智、不負責任和不公正的。
英國BBC通訊社的記者在北京採訪中國影迷,很多人也表示,不能理解斯皮爾伯格的做法,認為辭職是不必要的。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社會學教授魏斯表示,中國一貫不允許外界插手中國內政以及外交決策,所以,中國人不理解斯皮爾伯格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是從西方理解的角度來看「沒有一個國家是單獨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整個世界是一體的,是一個大家園。西方一直注重提倡民主價值和人權平等的觀念。蘇丹已經連續多年發生大規模的屠殺平民的暴行,如果現在中國有能力阻止這一悲劇的繼續,自由世界肯定會不斷向其施壓。」
魏斯表示,之所以奧運會經常被同人權等話題聯繫起來是和奧運會本身的發展歷史不無關係的。特別是夏季奧運會總是帶有一些政治意義,「2500年前,在希臘古典奧運會舉辦的時候,所有的戰爭都必須暫時停止。現代奧運會的發展史也始終是和政治相伴的。當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交付給北京的時候,西方社會期待,通過舉辦奧運會中國有可能接受西方的民主價值觀。中國在言論自由、保障人權的工作上可以向西方更進一步靠攏。」
魏斯說,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大型活動能夠比奧運會更適合展示一個國家積極的一面。他希望中國同樣能夠抓住這個機遇,向整個世界展示中國在經濟、人權以及言論自由等諸多方面取得的進步。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