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印人愈加喜食肉類食物

2014年1月10日

德國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全世界肉食消費將繼續猛增,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亞洲國家對肉食消費的需求增加。中國每年人均食肉量為38公斤。

https://p.dw.com/p/1AoXh
Ein Holzkohlegrill mit Fleisch und Würstche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B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和環境自然保護協會(BUND)共同推出的《全球肉食消費分佈情況》統計顯示,全世界肉食消費將會繼續猛增。到本世紀中葉,每年肉產量可從目前的3億噸達到近5億噸。這般增長速度將會加重環境的負擔。

環境遭殃

環境自然保護協會的農業專家本寧(Reinhild Benning)介紹說,目前全球耕地的70%用於飼料生產,其中使用的農藥將給土壤和水域帶來嚴重後果。畜牧業的壯大也是溫室氣體排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糧食價格也會因為耕地逐漸不足而上漲。

Grafik Fleischatlas
全球肉食消費分佈情況表圖片來源: CC-BY-SA Heinrich-Böll-Stiftung, BUND, Le Monde

《全球肉食消費分佈情況》中寫道,在如中國一樣的國家,大型飼養場和屠宰場隨著工業化生產而日益增多。而小型生產者則相應減少。一份最新的農業報告顯示,南美的黃豆被作為飼料運往世界各地,其種植區也在逐漸擴大。當地的雨林和小農的生計因此受到威脅。

增長量主要來自新興亞洲國家

報告作者表示,歐洲和美國的肉食消費沒有增加,德國等國的肉食消費甚至有所減少。但是中國和印度的中產階級對肉類的消費需求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全球肉業約80%的增長量將主要來自"新興亞洲國家"。本寧表示:"中國人和印度人效仿北部的肉食消費,帶來不少消極後果。"他補充說,現在當務之急是減少工業化畜牧。除印度和中國之外,其他金磚國家巴西、南美和俄羅斯對肉食的需求量也只增不減。

Deutschland Wurst
德國的肉食消費所有所減少,但仍過多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據《全球肉食消費分佈情況》稱,雖然德國人的肉類消費量有所減少,但是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量依然過多,約60公斤。中國每年人均食肉量為38公斤,非洲年人均食肉量20公斤。德國每年屠宰7.35億牲畜,是全球屠宰牲畜最多的國家之一。

健康問題

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ODI)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從1980年至2008年,發展中國家的肥胖人口飆升近四倍,已接近10億。報告指出,中國和墨西哥的肥胖人口自1980年至今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民眾飲食開始更多地轉向脂肪、糖、油和肉類食品。

Zweijährige wiegt 41,5 Kilo China
攝取肉類食品過多易造成肥胖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且其豬肉產量佔據世界的一半。隨著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豬肉的需求增加,去年年底在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之際,中英雙方達成價值4500萬英鎊的協議,英國從明年開始將向中國出口豬精液。英國還將向中國出口豬蹄,因為豬蹄在英國經常被扔掉,但在中國卻被視為美味。

來源:德新社、德國福音新教通訊社、法新社 綜合報導:安靜

編譯: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