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展現了感情

2008年5月21日

對中國19日以汶川地震為契機,首次為自然災害罹難者設立全國哀悼日,「美茵茨匯報」評論道:

https://p.dw.com/p/E3Yv
悲痛的默哀者圖片來源: AP

"中國展示了感情。國家領導人對平民的痛苦表示同情,這在歐洲人眼裡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個共產主義國家裡卻並不尋常。象周一那樣的默哀和降半旗迄今只是在最高領導人死後才享有的殊榮。"

"美茵茨匯報"接著寫道:

"據記者的報導,在民眾那裡的確可以感覺到真正的哀傷。現在,他們正表現出勇氣和決心,圓滿完成奧運盛會。鑑於人民中國的高度組織程度,這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雖然軍警無處不在的景象會使西方客人們吃驚,但在眼下最艱難的時刻,該結構卻至少暫時顯示出它是一種幸運的組合。中國人也將戰勝這一挑戰。但前提是,情況不再惡化。而如果發生新地震,一切都會斷然改觀。這一點也適用於災區那些巨大堤壩發生決堤或爆發疫情。尤其是禽流感會很容易成為北京奧運會的最後障礙。"

"美茵茨匯報"表示,"希望中國也以目前表現出來的公開性對待此類問題,而不是試圖對之保持緘默。北京稱,核設施是安全的。專家們提醒說,震區內有大型核反應堆。在這裡,對所有擔心的人,對所有不敢相信中國現在的轉變是廣泛的和長久的那些人而言,希望是唯一的原則。"


緬甸救援:主權與人權,孰輕孰重?

Deutschland Hilfe für Birma Flughafen Berlin Schönefeld
德國準備好救援物資圖片來源: AP

"新蘇黎世報"就聯合國是否應在救災問題上強力干預緬甸軍政府,談到了法國和中國所持的不同立場。該報寫道:

"兩大國際法原則在此發生碰撞。一邊是對國家主權的尊重,另一邊是對人權的保護。…擁有(安理會)否決權的中國稱,世界和平與國際安全都未因自然災害而受到威脅,因此,安理會不應討論這一問題。法國則反駁說,軍政府阻撓救援,安理會理應有權像在波斯尼亞和盧安達那樣,設立救援走廊。據外交官們稱,一星期以來,法國人的一份決議草案已在傳閱中,但該決議草案不會有得到批准的機會。法國外長庫什內在'世界報'上撰文指出,如果安理會不行動,將是膽怯的表現。…但是,數天來在紐約的雙邊討論結果顯示,討論方認為,對國家主權的保護比生命的保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