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必須加速創新和改革

2009年5月23日

為推動內需,中國開始實施"家電下鄉"。《明鏡周刊》駐華記者在安徽肥東親身體驗了向農民銷售家電的熱烈場面 :

https://p.dw.com/p/HvOM
「豪華建築來體現黨的榮耀」圖片來源: AP

"商家在大聲地為自己的家用電器做宣傳,其中主要是國產品牌,國家針對全球金融危機發起的這場活動有利於國產電器的推銷。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熱心儲蓄的民族之一,他們可支配收入中的存款比例幾乎是德國人的五倍,但現在共產黨希望他們消費,尤其需要八億農民成為世界工廠的新主顧,使億萬農村消費者取代、或至少部分取代歐美的消費者。自危機爆發以來,歐美消費者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越來越少。僅四月份,中國的出口量就減少了22%。"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激活經濟的四兆元人民幣開始投入。《明鏡周刊》生動地比喻說,"就像按動開關一樣,基礎建設項目紛紛上馬,其中部分早已做了規劃,但也有部分完全新啟動的項目":

"去年,為了保證奧運會期間有蔚藍的天空、也為了冷卻當時過熱的經濟,北京讓許多項目剎車下馬。所以,危機前中央銀行六次提高利率,但接著就驚慌轉向,接連五次降息。現在國家計劃部門在所有經濟領域開足馬力向前。

環境保護怎麼辦?可持續發展怎麼辦?這些過去幾年甚至在中國也有人大聲提出的問題現在因危機被黨和政府匆忙推到後台。兩天時間內,環保部一揮手就通過了金額2400億元人民幣的90個項目,其中有電廠、熔鋁廠、水泥廠、鋼鐵廠。這種快速審理竟然被毫無諷刺意味地稱為'綠燈放行'。

中國的共產黨人一下子恢復了他們的本能。自毛澤東50年代首次發動'大躍進'沒有取得成果、後來又宣佈開展文化革命以來,他們對國家發起運動畢竟十分熟悉。"

《明鏡周刊》的文章最後指出,無論國家補貼的家用電器、還是新上馬的大型項目,都"不能解決中國面臨的挑戰。"

中國有很多更急迫要做的事情:"中國首先要消除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其深度應大大超過現在計劃建立的體系。與西方相比,中國作為工業國中的後來者更迫切需要私營企業家具有願意承擔風險的精神,開創自己的高科技品牌,而現在國家計劃部門卻以貸款支撐破敗的巨型國營企業。甚至北京的中央銀行季度報告也擔心地指出,中國必須加速'創新和改革'。

但各省的巨頭們仍然更樂意用鋼筋水泥的豪華建築來體現黨的榮耀。著名的金融評論家倪進傑警告說,如果北京繼續草率地大把撒錢,'將加速國家經濟結構的傾斜'。"

摘譯:王羊

責編:石濤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