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插旗太平洋受挫 專家稱「自信過了頭」
2022年6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週一(5月30日)10個太平洋島國拒絕簽署一項由中國提出的區域安全與經濟發展協議後,各界都關注會談破局的背後因素,以及中國後續可能採取的行動。雖然中國駐斐濟大使30日證實中國已暫時擱置了該協議草案,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卻仍然強調這是一個「持續討論的過程」,而並非每次會議都必須發表共同文件。
趙立堅說:「這次外長會上各方又就此達成了新的共識,向最終達成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各方同意繼續開展積極務實的討論,爭取達成更多的共識。中方將發表中國同島國下一步合作的立場文件,以呼應島國的期待。請大家繼續關注中方有關的新聞發佈。」
然而,在中國發佈的立場文件中,卻沒看到原本提前洩漏的協議草案中提到的幾個重要部分,包含自由貿易、聯合警察訓練以及網絡安全相關的合作。這些內容在30日太平洋島國未簽署協議前,曾引發各界擔憂。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的主任肯恩(Tess Newton Cain)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中國公佈的立場文件中,仍包含許多被北京視為能與太平洋島國進一步合作的項目,但部分較具爭議性的內容則已被刪除。她說:「這些內容可能完全消失,也可能之後再重新進到中國與太平洋島國談判的程序中。若部分太平洋島國認為在這些議題上與中國展開合作並沒有太多疑慮,他們也可能以雙邊合作的方式與北京達成協議。」
肯恩強調,王毅此行除了嘗試以多邊協議的方式與太平洋地區多國簽署區域性的協議外,他也持續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接觸,希望能夠簽署更多的雙邊協議。她表示:「他仍要造訪幾個太平洋島國,所以即便一些比較爭議性的項目暫時被擱置,若中國在與太平洋島國談判過程中有達成共識,這些項目或許之後也會再被納入雙方交流的議程中。」
達成共識的重要性
其他專家則認為,其實在30日的會議之前,便有跡像顯示,中國提出的區域協議無法成功得到10個太平洋島國的支持。長期研究太平洋地區議題的新西蘭梅西大學國際安全高級講師鮑爾斯(Anna Powles)告訴德國之聲,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等長期經營與太平洋島國關係的國家明白,與太平洋島國建立任何協議,都需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因為在過程中,太平洋島國需要針對任何協議達成共識。
她說:「建立共識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它們必須確保所有國家都支持相關協議。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在這方面有了深刻的認識。它們所提出的公報草案,根本沒有經過建立共識的過程。」
鮑爾斯提到,中國自從4月與索羅門群島簽署了雙邊安全協議後,似乎信心大增,認為他們可以嘗試在太平洋地區,推動一個多邊協議。她向德國之聲表示:「但這回它們自信過頭了。它們並未認知到,太平洋地區內的國家對於協議內容,會有不同的意見,除非10個太平洋島國的領袖都認同草案的內容,不然該協議根本不會被採納。」
鮑爾斯認為,中國將從這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而它們也可能再次將重心轉移到與太平洋地區的各國建立雙邊協議,但同時,北京也不會放棄在太平洋地區推動多邊協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專家肯恩則認為,30日的結果除了對中國來說是個教訓外,其實對所有與太平洋島國有夥伴關係的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她告訴德國之聲:「他們都需要非常清楚地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也就是太平洋島國在過程中演示了什麼是集體外交,並讓外界明白,建立共識在太平洋區域政策與區域外交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美國承諾深化與太平洋島國關係
在10個太平洋島國拒絕簽署中國提出的區域協議後,美國國務院週二(5月31日)表示,美國將繼續深化與太平洋島國以及印太地區的關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重申,美國與澳大利亞一樣,對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協商過程中的不透明性感到擔憂。他說:「當我們談論這些不透明的交易時,我認為你只需要看看......中國為掩蓋這些交易所做的努力。」
而雖然部分太平洋島國領袖對中國提出的協議持有疑慮,但它們同時也對太平洋地區成為大國地緣政治競爭時的「籌碼」提出憂慮。斐濟總理白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30日在與中國外長王毅召開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地緣政治得分對一個來自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地區的人民來說,意義不大。」
新西蘭梅西大學的專家鮑爾斯告訴德國之聲,太平洋地區對於戰略競爭可能破壞該地區在氣候變化等關鍵議題上的行動感到沮喪。她說:「太平洋島國關注的優先事項是氣候變化的發展,而不是戰略或地緣政治的議題。太平洋島國論壇的秘書長普納(Henry Puna)已清楚表明,太平洋地區的關切,是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我認為太平洋地區的夥伴應該認知到,這些事太平洋地區優先關注的議題,若他們想參與該地區的事務,應在氣候議題上積極採取行動。」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