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立法計劃 企業將受更嚴格監管
2021年8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最新公佈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在2025年前"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衞生、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反壟斷、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並對《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法》、《國境衞生檢疫法》進行修訂。此外還要"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網路金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相關法律制度,抓緊補齊短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日本瑞穗銀行的分析師張健(Ken Cheung Kin Tai)指出,最新文件表明"與反壟斷有關的重組將是一個長期的政策方向"。
最近幾個月,中國當局對眾多本土科技企業啟動了反壟斷調查或者國家安全審查,並且出台了新規,禁止教育培訓行業進行資本化運作。這一系列措施被解讀為北京全面收緊私營經濟管控的訊號。就在8月12日,官方背景的《證券時報》報導稱,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將強化針對網路保險公司的審查,以"努力淨化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被官媒指責為"精神鴉片"的網路游戲產業現在也擔心,將成為監管機構的下一個目標,其股價近期嚴重下挫。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並沒有提及"涉外法治"立法的具體內容。就在不久前,中國通過了一部《反外國制裁法》,任何個人或實體若配合外國政府針對中國的單邊制裁,都有可能受到反制措施。其中,"實體"顯然也包括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
中國吸引外資能力受影響
除了立法計劃,《綱要》還提到了"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加大食品藥品、公共衞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城市管理、交通運輸、金融服務、教育培訓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
路透社指出,在近期一系列整治措施之後,北京當局的監管措施顯得難於預測,使得中國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短期內驟降。中國私募股權公司中信資本的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外資短期內對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將"絕對"謹慎。張懿宸在路透全球市場論壇上說,針對教育培訓行業的整頓"一夜之間把其中一些公司變成了非營利性實體","這些措施缺乏對財產權的尊重,外國投資者感到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該論壇上,也有其他專家認為,如果北京針對私營經濟的監管措施能轉化為保護數據和減少壟斷行為的有意義的改革,那麼就可能提高中國的長期吸引力。瑞銀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海夫萊)Mark Haefele說:"投資者只是不喜歡不知道下一支靴會落哪兒的不確定性。"他指出,"中國打算繼續開放金融市場,他們意識到,為了有效地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在進行這些改革時更加謹慎。"
(路透社、法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