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是不是北韓的救星?
2012年9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看看東亞夜晚的衛星照片,人們會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東部海岸的一片燈火中看到一塊陰暗的地界。這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北韓。這裡不僅僅缺乏電力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聯合國2011年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每4個北韓人中就有一個,也就是總共600萬人,要忍受飢餓之苦。
看來,北韓政府現在也感覺到了改革的壓力。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一窮二白的北韓有可能將要啟動幾十年來最全面的一次經濟改革,包括按照中國的榜樣調動農民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生產糧食的積極性。為此,北韓最高人民會議於9月25日召開今年的第二次會議,而主導會議的將是未滿30歲、剛剛接過權力不久的金正恩。引人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該會議每年只會召開一次,其作用也就是用"橡皮圖章"通過黨領導層的各種決議。
"有多種可能"
但這一次會議可能會有所不同。維也納大學的北韓問題專家弗蘭克(Rüdiger Frank)於此次會議召開前不久剛剛拜訪過北韓。他認為,北韓領導層很有可能在此次會議上宣佈方向性的重大決定。"可能是人事上的決定,或者更改憲法。當然也可能是經濟政策上的一些改革措施。"
弗蘭克表示,與他今年4月份訪問北韓時的情況相比,現在的社會環境寬鬆了許多,讓人能夠感受當前北韓社會中一絲渴望進步的氣氛。而且經濟活動也比以前明顯增多。他說:"城市街頭四周小賣部的數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特別是大街小巷的標語,除了那些歌頌領導人的說辭之外,也開始強調應該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弗蘭克認為,就算這樣的話是一種政治宣傳,但它們同時也會釋放出某種訊號。另外,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新聞也能夠破天荒的登上黨報的頭版。
當然,北韓也一直關注著唯一的友好鄰國-中國在經濟改革方面的一舉一動。弗蘭克表示:"看到了中國的例子,北韓現在也相信能夠在長時間維護獨裁統治和權力壟斷的同時,奉行經濟上的改革。北韓在此可以照抄許多中國的技術經驗,比如設立經濟特區。"
奉行"中國模式"改革的阻力
但是,德國哥廷根民主研究所的希曼分析稱(Roland Hieman),就算金正恩真的希望以中國為榜樣奉行改革,他也會遇到重重阻礙。因為北韓黨內和軍中的精英對改革仍然抱有抵觸情緒。所以,金正恩也不得不時常做出"不買北京賬"的樣子。因為"黨內和軍中的精英有許多人是金正恩的潛在對手,這些人不看好努力迎合中國的政策。"
長年研究北韓政治的希曼指出,早在大約20年前,也就是金正日開始準備執政的時候,北韓就關注過只有經濟改革,沒有政治改革的中國模式。但最後什麼也沒有發生。只是小心翼翼的推出了一些"微型改革"。希曼認為:"光是設立貿易區,和韓國共同建設工業區還不意味著執政層有決心進行徹底的改革。"
去年12月份去世的北韓前任領導人金正日1994年從父親金日成手中接過執政大權時也一時喚起過人們的希望。他曾經被認為是一位靈活而務實的領導人。希曼指出,當時甚至有人將他稱為"世界主義的領導人"。但在他執政的幾十年中,北韓人民的生活水準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所以,也很難說本周的這次最高人民會議召開後,東亞的這陰暗的一角會不會變的更亮一點。
作者:任琛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