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憂中國軍事現代化
2013年7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電視台正在轉播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上的一次軍演:現代化的艦隊、新式武器。數月來,中國軍隊彰顯實力已成為常事,中國希望讓人們看到:我們不僅是一個經濟強國,還是一個軍事強國。過去幾年裡,中國尤其在海軍現代化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國際危機組織的斯蒂芬尼‧克萊納-阿爾布朗特(Stephanie Kleine-Ahlbrandt )說: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堅定不移地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它多年來清楚地表明要轉型成為一個海軍強國。前國家主席、黨總書記胡錦濤曾多次強調,新領導人習近平也多次強調。這一點其實沒有變。中國希望贏得對該地區的掌控。"
更為自信地捍衛主權要求
有變化的只是,隨著經濟的強大,中國首次有機會實現這一目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面對的威脅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保衛漫長的海岸線,現在北京的軍事戰略則是應對來自遠洋的威脅:中國與日本在中稱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的問題上發生爭執,與鄰國在爭奪對南中國海的控制權上發生衝突,與美國為爭奪太平洋主導地位一爭高下。
中國比以前更為自信地捍衛主權要求。就在不久前,中國媒體還在對南沙群島一處島礁的爭奪中向菲律賓發出威脅。就連出言謹慎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表示:"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以及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決不會接受菲方以任何形式侵佔仁愛礁。"
海軍空軍重要性提升
詳細勾畫了中國軍隊技術發展和戰略方向的美國國防部最新年度報導也指出,中國在加強遠洋軍備。報告指出,中國海軍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並加強發展核潛艇、驅逐艦、反艦導彈、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報告還稱,中國缺乏透明度令人擔憂。不過,中國政府則強調,加強軍備很正常:"我們認為美國國防部年復一年發表這樣的報告,對中國正常和正當的國防建設說三道四,渲染炒作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論。"
除了海上軍演外,中國很少公開展示新型武器。不過,去年夏天是個例外。記者被允許參觀解放軍的一個戰鬥直升機部隊。但是,這些空軍士兵都很有保密意識,甚至都不透露他們營地所在地。一名士兵說:"我想如果是需要我們出動的話,我們是一聲令下去能出動。至於其它的,我就不便回答您的問題了。"
中國空軍問題專家、專業雜誌《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的布蘭德裡‧帕瑞特(Bradley Parret)說:"中國在直升機領域取得的進步超過其它飛機製造領域。民用和軍用直升機的區別主要在於防禦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如果光說直升飛機,不談裝備的話,中國人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好。"
中國在發展現代化戰鬥機方面下了大本錢,包括發展隱性轟炸機。中國在該領域比美國落後15到20年,但正在迅速趕上。在發展無人戰鬥機方面,中國也在突飛猛進。
軍事強國夢
對於第一艘航母,中國則顯得更為開放,因為這對於中國展示海上實力非常重要。"遼寧號"航母去年開始服役,它的前身為蘇聯的一艘航母,經過中國多年改造。不過,這並不影響中國的民族自豪感。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人們已經在高談"偉大的中國民族的復興"。著名鷹派人物羅援上將認為,這裡承載的是一個軍事強國夢。他說:"但是強國呢又必須要強軍。軍不強,最多是一個富國,而永遠也成不了一個強國。強軍必須要"尚武"。但是我對尚武的解釋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結合。"
羅援上將不久前甚至與外國記者就見了面,表現出中共領導換屆後佔上風的強硬派新的自信。退休上校劉明富(音)甚至表示:"中國建設遠洋海軍,建設戰略空軍都有大步伐的前進。現在我們的部隊是嗷嗷叫,準備打仗。美國是一個三億人口的國家,它的土地面積還在中國之後,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兩倍,軍費卻是中國的四倍、五倍。這不是不對稱嗎?不是差距太大了嗎?如果要實行基本的平衡,中國的經濟總量是美國的一半,那麼中國的軍費也應該是美國的一半。如果按照這個比例,那麼我們的軍費在現在的基礎上還要翻番才行。"
這樣的表態雖然並不代表政府的路線,但卻被新政府所容忍。這在該地區引起了對咄咄逼人的新強國中國的恐懼,也更讓菲律賓、日本、韓國這些鄰國跑到傳統盟國美國的保護傘下。美國則通過其新的亞洲戰略清楚地表明,其太平洋秩序維護力量的角色不容置疑。但是,中國人卻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企圖制肘中國。就連中國溫和的評論家也稱美國是爭端的始作俑者。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說:"沒有美國大張旗鼓的回歸,他們都很老實的。因為矛盾存在了好多年,70年代就有了。為什麼它們同時鬧呢?美國人回來了。所以中國人怪美國人。 "
鄰國擔憂加劇
中國的鄰國則不這麼看。馬尼拉方面稱,是中國將南中國海軍事化,金燦榮卻認為中國是受害者:"但是還是我剛才講的那個邏輯。外人呢覺得中國assertive(過於自信)aggressive(咄咄逼人), 中國人呢,卻認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挑起的,都是對方挑起的事端。中國是受害者,因為中國並不想要這樣一個麻煩。但是中國被迫反擊。"
政治學者稱這是"反射性的自我彰顯"。在與日本及南中國海衝突中,中國對稍許挑釁也作出過於強硬的反應。比如,中國向南中國海派出軍事巡邏艦現在已成事家常便飯,導致突發性事件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加大。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的迴旋餘地卻在縮小,因為新領導層重提愛國主義在國內政治中喚起極大的期待。加上中國政治、軍事體制不透明,更加難以消除該地區對一個崛起的中國的擔憂。
作者:ARD 編譯:樂然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