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書禁嚴,台灣會成為華文出版新基地嗎?
2023年2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出版審查日益收緊,過去3年間有許多香港創作者轉至台灣,發表作品甚至開設出版社。部分輿論認為,相較於香港嚴峻的政治氛圍,台灣的自由環境將促使台灣成為新的華語「創作天堂」,取代香港,成為中國敏感議題的「全球出版新基地」。
DW訪問了3位在台灣經營出版社及書店的中國大陸及香港人——來自中國東北的「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香港文人暨「二〇四六」出版社總編輯鄧小樺,以及獨立書店「飛地」創辦人張潔平。他們在台灣書業發展的年資與方向各異,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台灣書業市場的自由與限制,以及對全球華語出版趨勢的看法。
中港出版寒冬,華語創作者缺乏出口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本週開展,囊括歐美、日韓等海內外多國出版商。香港作家、詩人鄧小樺3日也乘書展之勢,宣佈在台成立「二〇四六」出版社。
擔任二〇四六總編輯的鄧小樺1日表示,2020年後香港出版業的疑慮增加、處處是模糊的紅線。除了來自官方的出版審查,以及創作者、出版商因為害怕越線而主動進行的自我審查外,還有書店、讀者為免惹禍上身而不敢買賣敏感議題書籍的「市場審查」。
對此,富察延賀(筆名富察)表達了類似的觀察。富察是滿洲富察氏後人、13年前隨家族來台並擔任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後,出版了許多觀察中國時政、挑戰傳統中國史觀及民族概念的書籍。
他表示,八旗的出版品,約有八成都帶有中國官方不能接受的史觀、視角和解釋,無法在大陸銷售。早年中港環境較為開放的時候,這類敏感的題材「有些在香港跟大陸市場賣得可能非常好」,但自2018年起,中國大陸的書商就無法再進口八旗的出版品,近幾年香港的書店也不敢賣了,這些「禁書」因而無法再透過香港市場的灰色地帶,以旅客攜帶的方式流往中國大陸。
針對香港出版審查收緊的情況,2022年在台灣創辦獨立書店「飛地」的張潔平也表達了擔憂。張潔平是中國大陸的媒體人,此前曾長居香港,她在台北經營的書店經常舉辦台灣、香港議題的講座活動。
張潔平舉中國大陸經典禁書《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為例,表示「香港以前在華文出版界扮演很特別的角色,除了對香港自己的書寫之外,中國大陸無法出版的題材通常都是在香港先出,再被其他的人看到」。
「所以現在香港這環境一旦沒有了以後,這類題材就沒有發酵的地方了,我不知道以後香港題材會不會也進入這個狀況?」她說,在這樣的狀況下,不論是中國大陸或香港的敏感議題,若失去發表的舞台,「我覺得會讓中國也好、香港也好,因為政治原因被壓抑的華語創作者更難找到出口。」
中港創作者、書業赴台發展
富察表示,台灣自由的社會、政治氛圍,使其在全球華文圈獨具優勢。鄧小樺也認為,可以批評人和政府、可以「犯禁」的台灣是「全球華文出版的最前線」,加上香港如今的出版環境嚴峻,促使許多港人轉往環境相對自由的台灣發表創作、開出版社,她自己亦是其一。
鄧小樺表示,二〇四六成立的目的,是香港精神與文化的「興亡存繼」,未來規劃以小說、文藝等出版品,依次服務台灣、香港、全球離散港人、全球華語使用者等消費族群,以台灣為據點、向全球讀者擴散。
不同於香港色彩濃厚的二〇四六,八旗主要服務的是台灣本地的市場。富察告訴DW,八旗以「外部視角,在地思考」為宗旨,出版顛覆主流史觀及詮釋的「中國觀察」題材,與台灣近10年「轉型成本土化認同和尋找自己」的社會氛圍、讀者需求一拍即合,吸引了一批台灣本地的消費族群。
然而富察也坦言,八旗的讀者是一批小而分眾的族群,比起市面上的主流、暢銷內容,八旗出版的部分題材,「確實也受到了市場的懲罰」。
富察說:「台灣當然在出版上是自由的,但是台灣有很多歷史,或者是地理的、島嶼的侷限。島嶼本身天然就有封閉氣質,所以台灣本身確實就有島嶼的一些思考的限制」,台灣大多數的讀者還是相對關心本地相關的題材。
2022年在台灣創辦獨立書店「飛地」的張潔平也有類似的觀察。
作為接觸台灣書業市場的第一線人員,她表示:「要在台灣出香港題材的出版人一定會面對的問題是,香港作為一個議題,就跟任何議題一樣,一定會退潮的。現在也差不多、基本上完全退潮了吧?(距2019年的香港反修例運動已經)3年了,儘管香港和台灣共享面對中國的經歷和困境,但這麼重的社會議題讀者也不是非常關注。」
張潔平舉自家書店為例,「飛地」的香港色彩鮮明,上門的台灣讀者已經是對台灣以外的題材相對感興趣的族群,但即使如此,「飛地的香港書櫃基本上,主要還是香港人在買。台灣人除非能找到一些飲食啊、城市散步啊⋯⋯比較生活面向的(題材)」,否則不太會跨出平常的閱讀習慣。
對此,鄧小樺則認為關於香港的想像,不見得台灣讀者就沒有興趣,即使題材與台灣本地不直接相關,但正如亞洲人也會關注二戰集中營、猶太人等議題,希望二〇四六的出版品能跨越「地域」,跟台灣以及世界各地的讀者起共鳴。
她說:「你可能沒有在2019年的香港街頭,但是可能你對一種為理想付出生命的熱血有感應,或者你對被壓迫這件事情有反應⋯⋯一個跟你完全不同的他者的生命情境、一種熱血、一種反抗、或者一種流離失所的離散狀態,這些都可以喚醒你的興趣嗎?我們就是想問台灣台灣讀者這個問題。」
台灣書業無暇顧及中港議題
對於台灣的自由環境,會否促成台灣成為全球華文出版的新基地,張潔平並不樂觀:「(台灣)有自由的條件,不見得就會成為中心,那也要看有沒有足夠的讀者。」
「台灣的出版物大部分都是本地讀者在消費,這會倒過來決定這裡的出版社的出版導向,一定是本地讀者愛看的題材。」她說,市場機制會決定直接出版的內容以及出版社的存續,而讀者喜好、出版市場很難擺脫地域性,港人來台開出版社,「即使不求大賣、至少也要求個不虧,但台灣讀者買單嗎?」
張潔平認為,過去十年,台灣的出版業產值每年都在萎縮,疫情後更是雪上加霜。若以八旗和二〇四六為例,雖然前者已經經營出一個不大卻忠實的讀者群,後者日後會朝怎樣的方向營運,現在也言之過早;但就台灣整體書業而言,找出原本讀者感興趣的議題都來不及了,並沒有餘裕去開拓中港議題等小眾、不一定能夠能賺錢的題材。
至於海外全球華文市場,則需要考量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讀者「是不是能被台灣的出版社觸及到」。張潔平說,「電子書平台其實也還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實體書則需考量流通到全球讀者手中的成本,要接觸如此分散的市場,也許「書」並不是最適合的載體。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