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堆拉-中印關係大升溫
2006年7月7日位於海拔4500公尺處的這一喜瑪拉雅邊境口岸有著悠久歷史,它曾是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到現代,在中印邊境戰爭前,途經這一口岸的印中物資交流量要佔兩國貿易量的80%。1962年兩國間發生嚴重邊境戰爭後,該口岸關閉,並由兩軍嚴加把守。
作用不可替代
印度媒體報導說,在兩國交惡前,經過乃堆拉山口的貨運牲口每天平均有5000匹次,運載的貨物從汽車配件丶鞋子到建築材料,應有盡有。
現在,口岸從新開放,但貨物交流依然受限制。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目前,允許進出該口岸的免徵海關稅商品,印度方面主要是食品,中國方面則是香料和皮革。
根據一名乘了10小時車,從拉薩來到乃堆拉山口的中國記者的描寫,該山口恢復開放後,有上百名印度商人來到了中國一側。在集市附近,已經建起了郵局丶銀行和餐館。而在中國方面,有來自各地的商人,有的甚至來自遙遠的東南沿海地區的江蘇。他們都認為,印度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有著無限的商機。
中國和印度遠在1991年就已協議恢復開放邊境貿易,但當時,這兩個鄰國依然是相當敵對。這兩個亞洲大國都是有著巨大貧困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同時,兩國的經濟又處在蓬勃發展的進程中,工業發達國家亦在這兩國進行投資的利弊問題上前思後慮。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也未能結束兩國之間的競爭關係。位於上海的有關世貿組織問題的一名咨詢專家表示,對中國所謂傾銷戰略提出指控最多的國家不是美國或歐盟,而是印度;中國與之麻煩最大的國家除南非丶土耳其和巴西外便是印度。
儘管如此,過去幾年來,印中雙邊貿易量迅速增加。據中國媒體稱,2005年,中印兩國間的貿易額達到19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7%。今明兩年,中方預期將繼續有大幅增長。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印度的第2大貿易夥伴。中國從印度的進口商品主要是農產品,印度則主要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
在44年前乃堆拉山口被關閉後,兩國間的貨物交易不得不轉道海路。經近些年開放的兩個較小山口進行的商品貿易量僅為1億美元。
乃堆拉山口是路徑最短的最重要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