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搶奪戰 德國不言輸
2013年4月21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目前在波昂工作的一位烏克蘭女學者很享受她在德國渡過的大學時光。但是她也希望德國大學改善其對外國學生的輔導工作,特別是學業接近尾聲的時候。「要是能給作為專業人才的外國留學生賓至如歸的感覺就好了。」德國的確急需專業人員:經濟蓬勃發展,但卻缺乏精湛的技術人員,譬如工程師或IT專家等。甚至在護理行業也有很多崗位空缺。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國學生來德國留學:計劃至2020年吸引35萬外國留學生,比目前人數多10萬人。主要由外交部和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資助的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負責頒發獎學金給希望出國留學的德國人和希望在德國深造的外國人。 據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統計,2012年共頒發獎學金給約45200位外國人和30100德國人。
呼籲「歡迎文化」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是否會從資助方獲取更多的資金,目前不得而知。該交流中心的負責人維特曼特爾(Margret Wintermantel)在柏林表示,他們將做好各方工作。因為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也希望同時可以派遣更多的德國學生出國,最好能是全體學生的一半。這可能會很昂貴:由於中學學制縮短加上本來就有很多畢業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德國年輕人湧入大學。
為吸引外國學生,重要的是要打破語言壁壘,比如提供更多英語課程。大學入學許可和對國外學歷的認可程序依舊需要改善。歐洲國家的畢業證通常因為其統一推出的學士和碩士學位所以很容易被認可。而非歐洲國家的畢業證的認可程序卻極其複雜。學生可能因為持巴基斯坦或阿富汗的大學畢業證,無法得到認可,而被要求在德國大學重讀。
外國學生往往沒有受到足夠的歡迎,維特曼特爾批評指出。她觀察到,外國學生其實很希望得到幫助。他們渴望獲得更好的輔助和指導。因此,維特曼特爾呼籲德國大學改善其「歡迎文化」。而這位來自烏克蘭的畢業生卻不同意這一點, 她回憶她的大學裡其實有很多相關的特別服務,很多是學生會組織的。 「我對母校的『歡迎文化』沒有什麼可抱怨的。」柏林自由大學向德國之聲記者表示,他們有很多針對外國留學生的特別服務項目,譬如在招生和錄取領域,包括學習規劃和畢業階段。
加強高校合作
同時,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也希望加強與國外大學的合作,正如他們目前在哈薩克斯坦和埃及進行的合作項目。國外大學的德語課程也應受到更多的支持。因為為爭取國際精英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國家如巴西和韓國、包括印度都在大力投資他們的大學。 「我們必須力保大門對外敞開」,維特曼特爾補充說,以使德國大學能夠保持其競爭力。
德國與澳洲和法國並列第五、甚至可能第四最受歡迎的留學國家,緊次於美國和英國之後。外國學生對德國而言必不可缺:因為他們不僅是潛在的專業人員,而且將帶來新的研究思路和想法,對他們德國不會輕言放棄。
作者:Naomi Conrad 編譯:安靜
責編: 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