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全球聚焦美「印太戰略」專家:拜登可望延續多數策略

William Yang
2021年1月15日

美國白宮12日罕見的解密了一份與美國印太戰略相關的國安文件後,專家分析他此舉是為了讓拜登上台後,盡可能延續印太戰略。但專家也分析,拜登的亞太政策應該不會與印太戰略有太多區別。

https://p.dw.com/p/3nxCN
USS Wayne E. Meyer Zerstörer
美國白宮12日提前解密了一份關於印太戰略的安全報告後,專家分析此舉可能是想迫使拜登政府上台後,必須沿用戰略鐘的部份側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

(德國之聲中文網) 雖然距離卸任僅剩不到一周,但川普政府近期卻頻頻在亞太地區的政策上,做出令人出乎意料之舉。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佈取消美國對台美官員交流做出的限制後,白宮12日又提早數十年解密一份與2018年制定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相關的國安文件。

部分專家認為,川普政府在卸任前提前解密該國安文件,是為了讓拜登政府上台後,某種程度上必須延續川普执政時期制定的印太戰略。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亞太安全倡議項目主持人祁凱立告訴德國之聲,拜登政府未來如果要舍棄印太戰略中的部分內容,會被迫在公眾都熟悉戰略內容的前提下,做出相關決定。

他說:「白宮12日的決定等於是讓拜登政府在亞太地區的安全策略上,變得有點綁手綁腳。在他們公開了印太戰略的完整內容後,拜登政府未來若想放棄戰略的部分內容,必須考量到相關決定帶來的政治效應。」

從12日解密的印太戰略國安文件來看,祁凱立認為,川普政府過去四年的亞太政策已從本質上改變了美國的決策者如何看待中國議題。他說:「現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對於如何定位中國已達成共識,也就是中國是個潛在的競爭者,且可能對美國的全球利益構成威脅。我認為拜登上台後,美國政界會延續這套思維。」

然而,祁凱立也提到,雖然川普政府制定的印太戰略是份重要且有一致性的文件,但是由於川普本人的考量常常與他的國安團隊的決策產生歧見,導致他的國安團隊常常在川普制造外交問題後,必須想辦法替他「止血」。

Coronavirus I USA I Joe Biden
下周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將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內,新設置一個「印太地區協調官」的職位,並指派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前助理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出任此職位。圖片來源: Matt Slocum/dpa/picture alliance

他告訴德國之聲:「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當川普的政府團隊試圖在亞太地區強化與盟國的關係時,川普却在推特上發文表示,部分盟國應該因美軍進駐當地,而付更多錢給美國。此外,他還稱盟國一直佔美國便宜。川普这樣的作法完全與印太戰略的目標背道而馳。」

不過祁凱立認為,印太戰略中的很多指標與拜登上任後希望達成的目標吻合,所以他預期拜登上任後的亞太政策,應該不會與川普的印太戰略相差太多。

第一島鏈的重要性

在12日解密的國安文件中,美國特別提到了防止中國取得第一島鏈內的持續制空權和制海權,以及保衛包含台灣在內的盟國的安全。祁凱立指出,如果美國能確定第一島鏈都由其盟國所控制,那麼他們便能防止中國把軍事勢力擴展至西太平洋。他告訴德國之聲:「而如果台灣不在中國的掌控之下,中國要向外擴展軍力會變得非常困難。」

祁凱立解釋,台灣對美國來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中國成功掌控台灣,便會對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其他盟國造成威脅。他說:「以日本為例,如果中國成功佔領台灣,那麼中國便會對日本帶來嚴重的安全威脅。即便台灣對美國來說在戰略意義上可能沒那麼重要,但是當中國對美國盟友造成嚴重威脅時,美國仍必須介入。」

拜登創造印太地區的專職

與此同時,多家媒體廣泛報導,下周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將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內,新設置一個「印太地區協調官」的職位,並指派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前助理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出任此職位。

華盛頓郵報引述白宮的消息人士指出,坎博的新職位將高於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級別,並擁有廣泛的管理權限。據傳,坎博將負責與亞洲跟中國相關的議題。祁凱立表示,坎博在歐巴馬擔任總統時期,便曾在國務院負責亞洲相關事務,所以他在亞太地區有很棒的名聲。同時,他也熟悉中國相關事務。

祁凱立告訴德國之聲:「在處理中國相關的議題上,坎博是個出了名的務實主義者。他也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多個盟國都合作過,所以他在亞太地區有很好的名聲。」

祁凱立還說,拜登在國安委員會中創造這個新職位,讓坎博能夠吸引更多在印太地區事務上與他有類似看法的人才加入拜登團隊。他分析:「這可能表示拜登的印太戰略團隊中,會有一群瞭解美中關係裡各種挑戰的專家。這些專家會瞭解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資產與弱點為何,並運用務實的方法將美國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