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展示中國巨變
2007年8月4日田心(音譯)是一位來自北京的27歲小夥。作為一名音響師,同時也是搖滾愛好者,他在接受德新社的一系列採訪時說,「 我希望外國遊客在中國能玩得高興,同時也能看到我們在生活品質上的大幅度提高。然後讓他們由衷地感嘆道:哇, 中國真是變了!」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變化都讓人叫好的,在場的一位父親就對某些改變「感到痛心」。
「北京太過於注重現代化建設。許多文化古跡由此都被毀了。現在儘管人們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著手開始對歷史性建築進行保護,但很多的歷史古跡已經無法失而復得。」 這位中國父親希望到時將近 50萬的外國訪問者還能夠看到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 「不僅僅是看到北京的高樓大廈,還有北京歷史悠久的一面。」
周良波(音譯)女士雖已提前退了休,但她還清晰地記得, 2001年當她坐在電視前,獲悉北京得到奧運資金時的情景。「我當時真的很高興也很激動。我想這表示著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能夠顯著提升了。」 雖然本次奧運會還需要很多的資金投入,但對今日中國來說, 在經濟上已不是什麼大問題。這位57歲的河北邢台周女士說道。當2008年世界人民來北京的時候,能夠對北京的城市面貌,歷史,人民的熱情好客留下好印像。
同樣來自邢台的張蘭英(音譯)女士今年40歲。她表示到時她一定要設法去看一場奧運比賽。「對此我已經盼望很久了」,這位已是孩子的母親這樣說道。至於對外賓們的期望, 她說, 「 首先,我希望拜訪者能夠由此對中國古老文化得到一個深入瞭解。 其次, 能夠看到一個正在大步向前邁進的發展中國家。第三,能夠感受到一個朝氣蓬勃的新中國。」 60歲的張小波(音譯)先生曾是記者,他的希望倒很簡單, 就是希望大家「玩得好,吃得好,比賽看得精彩。」 為了讓全世界看到一個潔淨漂亮的國家,中國還必須把自己好好整理一番。
對於中國的運動員來說,他們一致認為所取得的奧運獎牌應歸功於國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他們」,張先生說,「他們可要為祖國爭光。」 在南京學習的29歲女博士生張延(音譯)也認為,每一塊金牌都是「國家的功勞」, 「因為所有的訓練費用都是國家負擔的。」 她希望 拜訪者「看到的是一個發展的中國,而不是一個貧窮,混亂的國家」。
26歲,來自北京的王海寧(音譯)女士希望北京向世界展示的是它的真面貌,但她又很快補充說,「或許還是該比真面貌稍稍好一點吧!」 技工吳小正(音譯)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北京在一定程度上還不是很乾淨,比較混亂,垃圾也多「,用 流行的說法就是 「髒,亂,差」。「我希望咱們北京市民注意言行,別讓來這兒的外國人給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