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兆:「一帶一路」為中國收獲幾何?
2023年10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剛剛登上中國最高權力巔峰不久的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發表了一次演講,首次提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被視為所謂「一帶一路」倡議的誕生時刻。同年10月,習近平在印尼演講時又提到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在隨後11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一帶一路」被升級為國家戰略。
十年,一兆
時至今日,「一帶一路」倡議所囊括的地理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古代絲綢之路,覆蓋了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2013年到2023年,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有150多個國家加入,投資總額達到1兆美元。僅2023年上半年的投資額就高達433億美元。
「一帶一路」項目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從港口到水壩,從公路到橋樑,從鐵路到輸氣管道——中國在全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注巨額資金,並且在中國官方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相關報導:印尼雅萬高鐵正式啟用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統計,僅僅2023年第一季度,「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各地新增的項目就有274個,其中包括能源和數字化項目。與去年同期相比,這個數字仍有增長。
新的倡議正在漸漸取而代之?
德國財經資訊網站「金融市場世界」(finanzmarktwelt.de)撰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值「一帶一路」十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宣傳機器似乎並未大張旗鼓地渲染氣氛。文章認為,每當中國要拿新的理念來取而代之時都會採取這種處理方式。就好像胡錦濤的建立「和諧社會」逐漸被習近平的「中國夢」代替一樣。
與「一帶一路」相比,習近平較新提出的一些概念比如「全球發展倡議」(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全球安全倡議」(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和「全球文明倡議」(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似乎正在獲得更多的推崇,這些概念旨在讓中國更多地加入全球合作,並且給這些行動賦予一個理念基礎。
根據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的統計,「一帶一路」在2017年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達到頂峰,在此之後的投資差不多只能達到那時的65%水準。包括項目規模也明顯縮小,平均投資規模在3.92億美元,比2018年的水準低48%。而習近平本人也在兜售「小而美」的理念,表示更注重項目品質和可持續性。
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援助數據分析中心AidData統計,31%的「一帶一路」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都遇到了問題,包括腐敗醜聞、違反勞動法、破壞環境以及民眾抗議等等。債務問題也是一大隱患,根據榮鼎集團(Rhodium)的估計,25%的貸款已經不良。
新的融資方式、新的投資重點
除了中資銀行之外,越來越多的中國私營企業和外國投資商開始充當投資方。此外,阿拉伯國家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联酋等也在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隨著北京與這些威權國家之間的合作關係不斷擴大,「一帶一路」的投資重點也在轉向阿拉伯世界以及風能、太陽能領域。
採礦業和製造業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佔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而這也體現在「一帶一路」項目中。2022年上半年該領域新增項目僅有49個,而2023年上半年則有101個。這一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中國對鋰礦開采的巨額投資——因為鋰對於電動汽車的電池製造來說至關重要。中國在世界各地建設電池工廠,也包括歐洲國家。
十周年之際遭遇挫敗?
「一帶一路」倡議雖然給中國對外出口帶來了裨益——2023年上半年,中國總體出口增長了3.2%,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率則高達9.8%。然而,這些地區的訂單利潤仍然明顯低於來自美歐傳統貿易夥伴的訂單。根據預測,今年第三季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的增長就不太可能抵消對這兩個重要經濟區的出口下滑了。
北京方面於8月底宣佈,中方將於10月在北京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過在迎來十周年慶典之際,中國的雄心計劃卻遭遇了一記重挫:G7國家中唯一的「一帶一路」成員義大利,正在考虑退出。
今年新上任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将加入該倡議稱作「巨大的錯誤」。義大利加入「一带一路」的協議將於2024年3月到期,如果不提前三個月提出異議,協議將自動續簽5年。梅洛尼此前曾經表示,她將在今年12月之前就此做出決定。
延伸閱讀:「三方經濟走廊」能否抗衡「一帶一路」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