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十幾萬港人燭光紀念六四

2009年6月5日

2009年6月4日,香港市民在當地時間晚上20點自發走上街頭,聚集在維多利亞公園,共同參加為紀念"六四"舉行的萬人燭光晚會。據香港警方公佈的數據,當晚有6.8萬人到場參加,活動組織方香港支民會公佈的數字高達15萬人。德國之聲駐香港特約記者李華南為您介紹燭光晚會的現場情況。

https://p.dw.com/p/I3bm
資料圖片:2006年的港人燭光紀念六四活動圖片來源: PA/dpa

德國之聲:李華南,你好!這是香港政權交接後港人第12次舉行的燭光紀念活動。與往年相比,今年燭光晚會的紀念活動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李華南:今年比較特殊的地方是,在首先的集體默哀之後,維多利亞公園內響起了趙紫陽的一段錄音。這段錄音是趙紫陽反思當年六四的一段講話。因為往年主要是請王丹等在海外的學運領袖與會場連線。但是這次人們可以親耳聽到趙紫陽的聲音。

另外,在美國的一位當年學運的領袖熊焱今天也成功入境香港,在會場上發表講話。他說:"全球各地能夠在香港有這麼一塊地方來進行六四悼念活動,他感到非常驕傲。他也感謝香港市民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來紀念六四。"此外,還有一位被香港拒絕入境後遣返回美國的當年的民運人士,他留下了一封書信在會議上也被朗讀了。這是今天活動區別於以往的幾個層面。

德國之聲:現場的氣氛如何,尤其是播放了趙紫陽的那段錄音以後?

李華南:今天香港十分悶熱,大會現場被圍的水洩不通。維多利亞公園六個足球場都擠滿了人。大家身著黑白兩種顏色的T恤衫,手中都拿著蠟燭,他們有的帶著孩子來的家庭每個人手中還有一朵小白花。在播放了趙紫陽的錄音後,比較坦率的講,香港本地市民都聽不太懂錄音裡的內容,但是語言並不是問題,在場的人都能感受到當時那種肅穆的氛圍。尤其是上周末《趙紫陽回憶錄》在香港推出後,這更讓香港人對中國的前總書記有所瞭解。

德國之聲:我們知道,早在一個月前,北京政府就開始壓制與"六四"有關的一切活動,從網路封鎖、到對異議人士的監控,相比內地,您覺得香港的此次活動是不是希望給北京政府壓力,從而促使中國能盡早正視"六四"問題呢?

李華南:無論是會議的組織者還是當年經歷過這場學生運動的人都希望這一天能來得越早越好。但是與此同時,善良的願望不等於能夠替代政治現實,更不能天真地以為我們一兩次的行動就能達成目的。相反,我們應該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歷史。包括,當時六四為什麼會以悲劇收場?其實,我覺得與其從當年整個事件本身來看,還不如從中國100多年現代化的發展來看。

因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一直是步履維艱,尤其是政治現代化。從當年的洋務運動到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到後來的國共爭鬥。他們一直沒有完成這個使命。其實這裡邊有很多深層的文化上的原因造成的。

當然今天活動的組織者--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的負責人也表示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追究學生當年有沒有錯。"他的觀點是,無論當年學生們有沒有錯,最後的處理方式一定是錯誤的。

所以,我覺得大家的"六四"情結主要是對當時中共的處理方式的不認同,這其實是造成今天很多人對"六四"難以忘懷的根本原因。

採訪記者:嚴嚴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