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貧富兩重天
2004年9月27日固瑪蒂德拉村(Gummadidala)絕對不是印度最貧困的地區,這裡有電線,電話線,通往南部大都市的主要公路也從這裡經過。但是經過四年持續乾旱,固瑪蒂德拉村民的生活變得非常糟糕。35歲的蘇達卡-瑞迪(Sudakar Reddy)因為絕望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蘇達卡的父親說:「我兒子鑽了五個井眼都沒有找到水。最後打井的機器壞了,我兒子得賠錢,可是他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又沒有別人能幫他還債,最後他就服毒自殺了。」
蘇達卡家有八口人和兩頭水牛。現在他的父母,兄弟以及妻兒只能靠賣牛奶來度過難關。印度政府除了50公斤大米沒給他們任何補助。固瑪蒂德拉村的村長說:「農民什麼都沒有。他們沒有醫療保險,沒有學可上,如果生病了還沒錢去看醫生。農民們為印度做了那麼多,他們也應該得到一些回報。可現在瑞迪家發生了這樣的悲劇,政府卻什麼都不管。」
和固瑪蒂德拉村相比,幾公里以外的「薩提姆工業區」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在薩提姆工業區工作著1萬8千人。這裡除了來自45個國家的高科技公司,還有游泳池,新建的高爾夫球廠,和健身中心。人事部負責人摩爾提表示,修建這些設施是為了留住具有高水準的員工。
海德拉巴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每月會有600名新員工加入到這裡。摩爾提說:「我們有很多會說英語的員工。他們24小時輪班工作,效率很高。正因如此,這個地區才能發展的如此之快--每年增長率達100%。」
海德拉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印度政府對這裡採取優惠稅收政策,地方政府保證這裡24小時供電。另外,據軟體園的負責人庫瑪爾介紹,公司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就可以少付2萬盧比的地皮費。這樣一來,大部分公司都可以免費使用地皮,把省下來的錢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印度的很多政治家和經濟界人士認為,IT行業的飛速發展只是工業化的第一步。庫瑪爾說:「我們的目標是讓IT業帶動其他行業一起發展。」不過IT業發展帶來的資金實際上卻用到了修建漂亮的公園,鋪設新的公路等其他地方。這樣印度的社會越來越向兩極發展:一方面是國際大都市裡少數的富有階層,另一方面是農村的廣大貧苦農民。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使農民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嚴重。不過印度農民協會主席表示:「儘管印度農村的情況非常糟糕,但我們還不至於被餓死。只有我們快要被餓死的時候,才會起來革命。」
有人說,如果對現狀感到不滿,就去參加投票選舉,讓當政者下台。但對於象瑞迪一家那樣急需幫助的人來說,選舉是毫無意義的。正像瑞迪的父親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人來幫助我們,那麼我們就只有自殺一條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