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厭惡明特菲林 投奔資本主義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9月23日

對許多德國資本家來說,德國社民黨主席明特菲林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思想太可惡,中國的資本主義太美好。德國時代報記者施台芬.維勒克對德國企業家在中國進行了一些觀察。

https://p.dw.com/p/7DLh
深圳香格里拉飯店裡圖片來源: 2004 Shangri-La Hotels & Resorts

看上去,恩德雷斯厭惡得都快要吐了,臉上的表情就好像是吃了臭魚爛蝦。他一字一頓地說出「明特菲林」這個名字,然後深深地喘了一口氣。

逃離明特菲林-避難中國

恩德雷斯是德國北部的中型企業飛煌(Friwo)公司的董事長。現在,他坐在飛煌公司的深圳辦公室,剛剛興高采烈地向記者介紹了中國這個僱主天堂的種種好處,但卻不禁短暫地想到了他自己的國家,腦中閃過電視上時不時出現的有關德國的畫面。對他來說,「明特菲林」,是德國所有那些盲目、固執心態的代名詞。要想逃離這種心態,就必須遠逃,運氣好的,就落到了中國。

明特菲林是德國社民黨的現任主席。社民黨傳統上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工會勢力強大、工人待遇優厚、社會保障較好等德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之所以形成,和社民黨的歷年努力息息相關。近年來,鑑於全球化的發展和德國經濟的不景氣,德國企業界要求削弱員工權利的呼聲越來越高,明特菲林是社民黨中抵制這一呼聲的前沿代表。

「明特菲林應該到這兒來一下」,恩德雷斯說。這位德國老闆剛剛把他的辦公室和他自己的家遷到深圳。「他應該見識一下這兒的情況,或許他會理解,國際現實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恩德雷斯的辦公室窗外,是年輕女工的宿舍樓。這些女工以每小時4元人民幣(差不多相當於40歐分)的報酬組裝電子元件。恩德雷斯來中國的時間還不長,他在這裡看到的一切,都令他有擺脫枷鎖的感覺,擺脫明特菲林者們加給德國的枷鎖。中國的報酬低、環保法律不嚴、工人的積極性高昂、港口和機場的建設完美……,甚至在以水泥灰色為主的工業城市深圳也有商務貴賓室,可以寬頻上網。

暖風把陣陣塵土刮過深圳的街道。大轎車的喇叭聲聲,車上滿載從鄉下招來的便宜女工。或許人們會想,這些可憐的女孩兒。但她們自己並不叫苦,她們勤奮地焊線,她們掙的錢比她們的父母還多,她們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你必須得費盡口舌說她們是受害者,她們可能才會產生一絲這樣的念頭。她們在東南沿海地區大城市裡同樣也不富裕的兄弟姐妹們,25歲就掌握了3門語言,外帶計算機語言,以行動向外來者顯示,地球轉得有多快。一切的一切,看上去就好像是中國正在奔向一種無以名狀的、和西方思維模式完全脫節的現代化。

「我這種人很快就多餘了」

深圳可以看作是全球化經濟淘金者的根據地:洗衣機、吸塵器、胸罩,什麼都可以做。深圳經濟的年增長率可高達20%。供淘金者歇息的沙龍、飯店,名字響亮,帶著五個星。深圳的發展,20年前就開始了。那時,還沒有人驚嘆中國的經濟。當時,和深圳相鄰的香港,對投資者來說變得太貴了。

那時來深圳投資的企業家,自以為什麼都知道,他們只在深圳找可以把他們知道的東西組裝到一起的工人。這是一些世界經濟殖民者。他們在飯店的酒吧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做著市場霸權的美夢。經濟特區深圳看來是實現這一美夢的理想之地。今天還是這樣。深圳的特點還是便宜、混亂。但誰如果以為,他可以在深圳看到中國的21世紀發展走向,那他就錯了。

當西方集團公司發現中國也是一個大市場的時候,只能容忍順從的翻譯在身邊的殖民者便不中用了。誰如果看上了那潛在的13億顧客,誰就需要可靠的中國幫手:商人、工程師、建築設計師、項目主管,還有傳遞賄金的、收買官員的。很久以來人們就知道怎麼和中國人一起生產手機,但卻不知道怎麼為中國人生產手機。要想結合兩者,就需要德中合作,成立所謂的合資企業。然後,西方公司開始把年輕的經理派到中國的分公司,這些人願意和中國人分享辦公室,分享知識,把公司的一些重要職務交給中國人承擔。幾年後,他們發現,這些勤奮好學得令人驚異的中國人開始拷貝技術專利,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我這種人很快就多餘了」,在上海工作的一名德國廠長說,「一個中國人可能就能代替我」。如今,中國培養了許多出色的大學畢業生,說著流利的英語,在跨國企業飛黃騰達。這些本地精英也可以領導外國企業。在深圳起步的經濟發展,沿著沿海地區上上下下地延伸。先是聚集上海,然後向其南、其北擴展開來。中國政府不斷以新的、剛開發的工業區吸引投資者。人們只需要沿著新設的高壓電線架走一遭,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在回答「過去什麼更好」這個德國人問的問題時,很樂意地說:「今天所有的都更好。」

無論你在什麼辦公時間去上海的德國工商總會(簡稱DIHK),你的感覺總像是在六和彩抽彩前走進彩票店。只是,誰要想一起玩兒,誰就得系好領帶,提好公文箱,乘坐電梯,坐到一棟反光玻璃大廈的高層。最好是事先約好時間,否則的話你可能得等上幾天,才能和一位咨詢員打上照面。每位咨詢員要負責一大批德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只有一個願望:在中國找個車間。當然還需要些許可,請速辦……。

這些坐在椅子上像小孩子一樣急不可待、左顧右盼的德國企業家,看上去和在德國電視脫口秀上聲聲抱怨德國薪水附加費用太高的企業家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你甚至可以以為,這些人在飛往中國的歷時10個小時的飛行中脫胎換骨了。乘飛機回歐洲,中國也還會跟著你。「您在哪家公司工作?」鄰座的一位年輕的中國人問道。「在一家德國報社。」這位中國人沉默片刻,然後壓低聲音,就好像他要給你出個友好的主意:「考慮考慮,為什麼不到中國辦您的報紙呢?這兒什麼都便宜得多,我可以幫您找個車間。」(施彥編譯)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