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制西方制裁 中國推《對外關係法》

2023年6月29日

中國28日通過了一部新的外交關係法,規定中國有權對外國的制裁、干涉行為進行反制。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稱要不斷完善對外鬥爭的法律「工具箱」,而該法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法治保障;但專家指,此法恐讓在中國的外企處境更加艱難。

https://p.dw.com/p/4TCOm
中國推出新法規範對外國制裁的反制行動,專家擔憂可能讓外國企業處境更艱難。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資料照)
中國推出新法規範對外國制裁的反制行動,專家擔憂可能讓外國企業處境更艱難。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資料照)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人大常委會週三(6月28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法》,規定外國若有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違反國際法等行為,中國有權進行反制和限制措施。觀察人士指出,這可能加劇中美的冷戰式對抗,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營運可能更加困難。

《對外關係法》自7月1日起施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述聯合國國際法委員委員、中國法律學者黃惠康說法,稱此法首次寫明中國法律在對外關係中適用的目的、條件和政策取向,並針對外國、個人或者組織,規定了採取反制、限制措施的原則,是中國對外關係立法的里程碑。

《南華早報》報導,這部包山包海的《對外關係法》特別關注國家安全、對抗所謂的「美國長臂管轄」,而北京欲借助國內法,對他國的制裁進行報復、並阻止潛在的刺激行為。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告訴《南華早報》,外界可能視此法為中國侵略性外交的一部分,從而擴大北京與西方國家間的信任赤字;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法學教授高樹超(Henry Gao)也表示,共產黨以國家安全為名、藉此法進一步集中權力,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為中共可能會基於政治而採取行動,而非根據法律進行考慮」。

專家指出,《對外關係法》可能加劇中美的冷戰式對抗(示意圖)。
專家指出,《對外關係法》可能加劇中美的冷戰式對抗(示意圖)。圖片來源: daniel0Z/Zoonar/picture alliance

涉外政策強化貫徹「習思想」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29日在《人民日報》署名刊文表示,制定《對外關係法》是完善中國涉外法治體系的關鍵舉措,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王毅強調,當前中國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時期,要「不斷豐富和完善對外鬥爭的法律『工具箱』」。

《環球時報》亦指,該法律可以「對西方霸權起到預防、警告和威懾作用」,並引述專家說法稱,此法提供反對單邊霸凌主義、濫用「長臂管轄」的法治武器。

高樹超告訴《南華早報》,相較於中國2021年為對抗美國制裁而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對外關係法》更為廣泛、全面;《反外國制裁法》只關注拒絕簽證、凍結個人資產等針對外國制裁的合法化報復措施,《對外關係法》則將成為中國加強應對制裁、反外國干涉和長臂管轄的工具之一。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宇表示,《對外關係法》將充當「保護傘法」,從各面向規範、總結中國的外交政策與行為,並提供「應對外部挑戰」的合法工具。

彭博社指出,事實上中國已有過實施報復性制裁的紀錄,例如制裁對台出售武器的美國企業。新法的設立,為此類措施提供了額外的法律支持,並體現了習近平個人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控制。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研究學院教授趙穗生(Suisheng Zhao)認為,新法似未為北京提供新的反制裁工具,僅是抽象地重複了《反外國制裁法》。

趙穗生分析,《對外關係法》提及《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習近平的標誌性政策,使得這份文件「更像是習近平的外交政策宣言,而非法律條文」。 他評論:「這是通過法律程序,將中國外交政策進行個人化。」

圖為3月13日,北京街頭上的螢幕播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大會議閉幕演說的影像。
圖為3月13日,北京街頭上的螢幕播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大會議閉幕演說的影像。圖片來源: Jade Gao/AFP

微博輿論反應各異

曾擔任《環球時報》總編輯的胡錫進在微博上以「手是用來握他人之手和擁抱他人的,但遇到挑戰時手要迅速握成拳頭」,來比喻《對外關係法》就是「中國張握自如的法律之手」,並表示這部法律「肯定會增加美國和盟友侵犯中國利益的代價」。

有不少微博網民認同胡錫進的看法,認為「這也是中國應對未來鬥爭形勢的利器」,且出台此法「讓人們有法可依,與美帝較量更有底氣」。

然而,也有網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有留言表示,中國反美越是激烈,就「說明國內矛盾越來越深刻」,而「國家應該正視國內矛盾,踏踏實實去解決它」。另一則留言稱,不管頒布怎樣的法,「最終還是要靠改革這個過去的老辦法」,中國需要「鬆綁、砸掉桎梏,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才能突破「卡脖子」困境、真正抗衡美國。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