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只喊市場開放 不準中資入股?

葉宣
2018年9月13日

今年夏天,由於德國政府的介入,中國國家電網入股一家德國電網企業的投資計劃二度失敗。中國駐德大使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的電網市場已向外資開放,為什麼中資僅收購少數股份就遭拒?

https://p.dw.com/p/34nUj
Symbolbild Energiewende Deutschland Arbeiter repariert Stromleitung
中國希望進入歐洲電網市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 Anspach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7月,德國聯邦經濟部公佈的一條消息引起了關注:德國國有復興信貸銀行(KfW)將購入地區電網營運商50Hertz20%的股份,從而阻止了中國國家電網的參股計劃。德國經濟部表示,這樣做是"出於安全政策考慮",意在"保護敏感的能源基礎設施"。

這是德國政府出面干預、阻止中資在德國收購行動的為數不多的例子之一。這樣的做法在德國經濟界引起爭議。支持者認為,面對來自中國的收購大潮,德國有必要保護本土的核心技術和敏感產業不落入他人之手。反對者則指出,這是以行政決策干預市場行為,長期看將不利於市場公平和投資開放。

日前,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接受《萊茵郵報》(Rheinische Post)專訪時也提到了50Hertz收購案。他對德國政府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這家公司的多數股權已經屬於一家比利時公司,為什麼不允許中國人收購?"

史明德指出,在電網領域,中國已經向外資開放了市場,允許外商持股50%。"我們歡迎Eon、RWE這樣的(德國)公司到中國投資。""而中國希望收購的50Hertz的股份僅為20%,還是遭到了拒絕"。他顯然認為這樣做不公平,並對德國政界的保護主義傾向表達了擔憂。

Leitwarte des Netzbetreibers 50Hertz in Neuenhagen 2013
50Hertz是德國地區電網營運商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杜塞道夫大学能源經濟學教授韋伯(Christoph Weber)對德國之聲解釋說,中國大使在講話中其實涉及了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國家電網和50Hertz是輸電企業,而Eon、RWE的業務則主要是發電,因此後者不會"跨界"投資。

其實中國政府在今年6月,已再度放寬了對外資投資電網的限制。在中國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中,宣佈取消建設、經營電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就是說,理論上外資甚至可以獨資經營電網。

今年6月,財新網援引信達證券電力行業首席研究員李蓉表示,短期來看,外資進入中國電網市場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國內電網投資回報率和其他國家的電力市場相比吸引力不大;就此前外資參股中國電廠的案例來說,為數不多的外資進入中國後最後都避免不了退出的結局。另外,目前國內經營配電網的公司總共100多家,大多數由主網來控股和參股,民營資本尚未發展起來,不熟悉當地情況的外資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能源經濟學教授韋伯指出,中國國家電網是百分之百的國有企業,而且規模比歐洲任何一家電網企業都大得多,因此即使有外資加入,所購股份比重也不會很高。韋伯認為,電網屬於敏感基礎設施,如果讓一個大國的國有企業入股,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即股東是否會試圖影響或控制這一基礎設施,以及獲取敏感訊息。因此他認為德國政府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Gebäude des Bundeswirtschaftsministeriums
德國聯邦經濟部圖片來源: Imago/Schöning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胡謐空(Mikko Huotari)也贊同這一看法。他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表示,在能源供應這樣的敏感領域,對外資適用特殊標準是可以理解的。他還指出,德國更應該從市場競爭角度考慮:中國國家電網有意打造一個幾乎覆蓋全球的能源網路,不難想像,它在10年內在歐洲能源網路中扮演關鍵角色。

儘管如此,他仍認為政府阻止投資項目的舉動從長期看在政策和經濟層面並不是明智之舉。他建議,建立歐洲統一的投資審核標準,並降低審核外國投資的門檻。目前,收購德國企業股份達到25%,才須經過德國經濟部的審核批准。根據聯邦經濟部正在醞釀的一份法律草案,今後外資在德收購企業,凡是外資股東投票權超過15%者,都會受到德國政府方面的交易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