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力挽食品安全形象

2013年6月1日

台灣食品使用「毒澱粉」事件越演越烈,除令消費者感到憂心,更衝擊台灣觀光產業。為力挽形象,台灣政府自6月1日起展開全面稽查,並要求業者出具安全證明。

https://p.dw.com/p/18iDw
圖片來源: DW/S. Li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號稱美食天堂,許多小吃令人贊不絕口,也是台灣在國際上推廣觀光營銷的主軸之一。觀光局統計,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澳門等地訪台旅客,超過兩成旅遊主題就是美食。但近來毒澱粉事件延燒,星馬港澳地區旅客卻步,觀光局估計至少影響三十萬人次。而這還不包括日、韓及大陸等其它地區旅客。

2011年5月台灣曾爆發塑化劑毒物事件,當月訪台旅客人次就驟減7%,其中,香港旅客更減少三成。這次台灣再傳毒澱粉事件,且涵蓋食品項目又多,甚至連新加坡都驗出台灣輸入的11項產品有違法成分,勒令下架。

Taipei Taiwan Nachtmarkt Markt
台灣美食是吸引遊客的一大賣點(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DW

食品違法添加"順丁烯二酸"

"毒澱粉"指的是含"順丁烯二酸"(Maleic acid)的澱粉,可以讓食品更有彈性,不易糊爛,增添口感。許多台灣人愛吃的冰品配料,珍珠粉圓、芋頭圓、豆花等,都被檢驗出這種化學添加物。但順丁烯二酸是工業用原料,具有毒性,台灣規定,不能添加在食品中。依據醫師的說法,它的急毒性很低,無致癌性,也不會對生殖發育、基因產生影響,但也有醫師懷疑,台灣人患腎髒病的比例偏高,很可能與此有關。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指出,毒澱粉的始作俑者,是一位曾在高中教授化學的"王老師",十幾年前開始傳授秘方給業者,收取數百萬元到數十萬元台幣不等的學費。而這名王老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大聲喊冤表示,早期在日本留學時,從澱粉科學的技術中,學會順丁烯二酸這項技術,他雖在42年前指導過制粉公司運用配方,但有強調如果未按照他的步驟做,就會產生有毒物質,且他只拿了兩個月的技術顧問費,約10萬台幣。他也曾就此技術向經濟部申請專利,防止外界濫用,只是專利沒有通過。

Flash-Galerie Shilin Nachtmarkt in Taipeh
士林夜市的小吃飲料攤位(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DW/S. Li

立法院通過法案,加重罰則

為重建國際間對台灣食品安全管控的信心,衞生署宣佈,將全數銷毀非法食品,並從源頭管制,要求澱粉原料廠須出具安全證明給下游廠商,杜絕問題澱粉再流出,以確保下游食品產品沒有問題。

毒澱粉事件讓台灣消費者人心惶惶,相關食品商家生意一落千丈,台灣立法院趕在周五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食品衞生管理法》修正草案,產品未依規定標示等行為者罰款提高且可直接勒令其歇業;違法罰款加重至最高台幣1500萬元(約37萬歐元) ;且若不法致人於死可處無期徒刑。

作者:尼爾(台北特約記者)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