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托騰柏格上任
2014年10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北約這個西方聯盟與俄羅斯發生幾十年來最激烈糾紛的時刻,現年55歲的挪威人史托騰柏格成為丹麥人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的繼任,出任新一屆北約秘書長。他三次擔任挪威首相。第一次擔任首相是在2000年至2001年。當時他只有41歲,是挪威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首相。第二次出任首相是在2005至2013年。
在2013年的秋季選舉中,史托騰柏格的社民黨雖然是最強大的政黨,但是沒有獲得足夠的議席,因此由保守黨女政治家索伯格(Solberg)接管了政府。在接手政府工作時,索伯格尤其讚揚了史托騰柏格在2011年7月發生佈雷維克血腥襲擊事件後所發揮的作用,稱讚他"就像是火海中一塊巍然屹立的岩石。"
經受了烈火般的政治考驗
史托騰柏格确實只是在佈雷維克在於特島的社民黨青年夏令營製造了超過70人喪生的大屠殺事件之後,才被挪威之外的公眾所熟悉。曾經是社民黨青年組織理事會成員的史托騰柏格,當時完全像一位全體國民的父親,始終給人以安慰,說服人們保持冷靜,勸導人們避免做出過激的反應。 當時他眼含淚水向人們強調:"我們必須堅決捍衛我們的價值觀。" "挪威對暴力的回應是,更民主,更開放和更多的政治參與。"當時,血腥大屠殺事件使挪威成為世界公眾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之後戲劇性的短短幾周時間裡,史托騰柏格被普遍認為經受了烈火般的政治考驗。
對北約從反對到支持
史托騰柏格虽然除了3次擔任首相之外還多次擔任部長和各屆政府的國務秘書,但沒有在國防領域擔任過要職。除了90年代初曾經是國防委員會成員之外,很長時間他從未與北約有聯繫,即便有也是以消極的方式。因為年輕時的史托騰柏格反對挪威加入北約和美國的政策。少年時期,出於對越南戰爭的抗議,他曾向美國駐奧斯陸大使館的玻璃窗扔火把。作為一名年輕的成年人,他對西方聯盟北約進行過抨擊和咒罵。
但他後來改變了看法並致力於讓社民黨青年組織接受挪威正式成為北約成員。作為挪威首相,他一直支持國際軍事行動。由於挪威既參加了對阿富汗也參加了對利比亞的軍事幹預行動,使他和他的國家贏得了美國的尊重。至少從這時起,他的"青春劣跡"在華盛頓和其他北約國家的首都被遺忘。他逐漸成為人們議論中的北約最高政治職務的人選。
俄羅斯的挑戰
普丁的擴張政策使北約面臨新的挑戰。史托騰柏格在與挪威鄰國俄羅斯打交道時的外交技巧再次為其能力加分。作為首相,他與俄羅斯共同達成方便居民過境互免簽證的協議和一份巴倫支海邊境協議。當史托騰柏格还在與其他競爭者角逐時,挪威最大的報紙《晚郵報》就已經表示,"他作為俄羅斯鄰居的經驗是他的一筆財富。"
與俄羅斯的衝突將是對他在北約內外施展外交能力的一個考驗。北約如何在避免與俄羅斯公開對峙的情況下保護其東部成員國免受俄羅斯的攻擊?這將是他上任後面臨的一個關鍵的問題。同時他也面臨資金問題。早在最近的衝突爆發前,尤其是美國已經一再警告歐洲的北約盟國,應該增加國防開支。
這一要求現在越加強烈。而史托騰柏格恰恰在這方面取得良好業績。當大多數北約成員國不斷縮減國防開支時,在他領導下的挪威則提高了國防開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位年輕時反對北約的人,現在卻擔負起領導北約的重任,讓自己面臨其人生中的又一次最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