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09 TI Korruptionsbarometer 2009
2009年6月5日營私舞弊現象可以從純經濟學的角度加以審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營私舞弊是一種扭曲變形的競爭手段,會使那些不願行賄的交易方居於不利地位。反貪組織指出,營私舞弊問題對大眾會產生直接影響,其結果是千差萬別的。相比於遇挫受氣,富有的人更願意行賄來解決問題。國際透明組織組織的胡戈特‧拉貝爾認為,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群來說,造成的最惡劣影響是可以決定生死的。
"也就是說,有限的預算被迫增加到本不該作出的決定上來。舉例來說,他們不得不選擇是去醫院行賄以便接種疫苗,還是為病重的孩子支付治療費,還是購買每天的生活必須品。"
向警察行賄,為的是使司機免於受到懲處,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很多國家都有發生。在西方工業國家中,賄賂的形式已經發展的相當隱蔽,營私舞弊很難被抓住把柄,因此也難於與之抗爭。
"腐敗往往是非常微妙的。在行賄人和公共機構之間往往有一種巧妙的不正當的關係,這樣的關係要維系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由於腐敗可以如此微妙,那麼就更是危險。"
從上一次2007年的國際透明組織的調查報告來看,這一狀況根本就沒有改變多少,即使在排名上也沒有太大的變化。歐盟東擴之後某些新入盟的成員國,以及老成員國希臘仍然佔居著不好的名次。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越來越多的人不但不相信政黨和國家組織,也不相信那些私有公司。
"在主要的公共和政府機構中,金融危機首先變成了信任危機。如果我們想一起找到解決辦法的話,為了修復國民經濟且使其重新進入正軌,那麼公眾必須能夠信任他們"
在此背景下,在危機處理時拉貝爾指出了腐敗的風險。像現在,當在基礎設施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時,政客們受賄的危險尤其大。此時這就不僅僅是一種金錢的浪費了。
"最大的危險是,當人們不信任議會時,人們就不會參加選舉,這會明顯地削弱國家機構。"
國際透明組織也有好消息。這種對於腐敗的批判意識以及與之抗爭的希望在全世界都增強了,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願意為廉潔經營的公司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子江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