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慕尼黑看舊上海風情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21日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是租界時期留下的作品,他們帶有明顯的歐洲風格,尤其是法國印象派風格。慕尼黑Villa Struck博物館最近舉辦的文化藝術展首次向德國人全面揭示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風情。

https://p.dw.com/p/5jvB
熙熙攘攘的上海街道圖片來源: AP

上海的建築,上海的時裝,上海的生活——博物館裡彌漫著強烈的上海氣息。在這裡人們甚至還可以看到上海電影明星胡蝶1935年在倫敦與卓別林的合影。不過最多的還是繪畫。中國二,三十年代的很多美術作品明顯受到法國尤其是馬提斯,塞尚以及印象派風格的影響。當時許多藝術家以及進修藝術的學生和西方有著緊密的聯繫。一些藝術家甚至遠渡重洋去了法國。他們的作品現在成了上海早期時尚的見證。

在二,三十年代,也有一些中國藝術家並不接受法國的時尚和過於西化的風格。他們在傳統中國繪畫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博物館中也有大量這樣的作品。美國畫家Marc Tobey從這些作品中獲得了靈感。他的畫在這次展出中成了西方受中國影響的特殊典型。遺憾的是,中國藝術在文革中遭到了極大破壞。展出負責人鄭盛天(音)在談到文革給中國藝術和學術造成的傷害時說:「雖然學校裡面有老師,但是他們不能教課。我們也不能讀他們的著作。當時唯一能夠學習的風格就是社會現實主義。」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並非一個和平,安寧的場所。這從散發著革命氣息的版畫裡可以感覺出來。畫中有示威遊行的群眾,他們因貧困而顯得面黃肌瘦。對當時的一些藝術家來說,版畫是唯一的選擇,在動蕩時期,他們買不起宣紙或者油彩。

據另一位展覽負責人Ken Lum介紹,中國有關部門對於為什麼要舉辦這樣一個關於上海的展覽並不完全理解,而且離北京越近,這種疑問也越大。 「對一般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可怕的時代。所以他們想知道我們到底要展示什麼?」 Ken Lum表示,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這種不安。中國近代藝術家的作品中有90%都未能保存下來。但他想用流傳下來的作品告訴人們,上海這樣一個開放的港口城市曾與西方有過怎樣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