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失業不失志談何容易,症侯群多為德西男性

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輯部2005年3月16日

在德國還有什麼問題比降低高失業率更當務之急,能讓朝野黨派人士聚會柏林共商改革大計?不過,對於眾多失業者來說,人生危機早已降臨,指望政府不如依靠自己。有趣的是,黴運當前,有人頹廢有人逍遙,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一樣遭遇兩種心境呢?

https://p.dw.com/p/6NVA
工作在哪裡?在勞動局尋找工作的失業人員圖片來源: AP

個人應對人生挫折的能力的確存在著很大差異。一蹶不振、信心盡失,還是泰然處之、從容面對?許多科研工作者在探討這一現象之後做出了一個所謂「堅強度效應」的假說。也就是說,那些曾經在人生早期接受過困苦磨練的個人,也將心平氣和地應對失業打擊。其中,細分德國失業大軍,又有男女、東西之別。

專家對德國失業人口的健康狀況做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前西德地區的男性失業者尤其情緒低靡。這一結果在不來梅社會學者波爾曼女士自己看來也是始料未及的。她以「失業與健康-東西男女比較」為題做了一份社會調查,並且曾經想當然地認為,德東地區失業率是德西地區的兩倍,那裡居民的身心健康情況理應比不上西部。但是事實恰恰相反,心理嚴重失衡的失業症侯群在德西佔到了受調者的三分之一,而在德東卻只有七分之一。

波爾曼女士分析說:「原先東德人吃慣了鐵飯碗,現在失業也可以怪罪於國家。而且德東地區失業現象比較嚴重,涉及社會各個階層,失業者也沒有受到過多的社會歧視。」

不過,失業者各自的心理體驗絕對是因人而異的。事業心越強,失業時的失落感也越重。西方社會習慣將事業成功看作是衡量個人價值的尺度,並且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此一來,失業者自然變成了弱者的代名詞。

另外,同處德西地區,女性失業者承受著較小的心理壓力。波爾曼女士認為,女性能夠較為靈活地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必負有養家餬口的社會責任。因此,失去工作的女性可以轉而回歸家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

這種角色轉換成為化解壓力的一種積極手段,也是波爾曼女士打算深入研究的下一個問題,即:從工作當中脫身出來,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是很有利於身心健康嗎?畢竟,工作崗位並非展現人生價值的唯一舞台。不過,一切都無法脫離經濟基礎。由於大多數社會活動並無酬勞可言,對於失業者來說並非解決現實問題的出口。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