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不能只帶來錢
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一周年,外界並不看好中國會實現保障新聞自由的許諾。儘管與以前相比,駐華外國記者的工作條件變得寬鬆了一些,但他們的中國同行們仍受制於嚴格的新聞審查。目前有29名中國記者身陷囹圄,其中兩人已經被關押超過20年。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悲哀的世界紀錄。
在人權方面情況也並不見得更好。在中國,如果公開批評體制的弊端,可能會面臨威脅恐嚇,暴力,軟禁,甚至被投入監獄的風險。地方政府官員雇傭打手,襲擊所謂「鬧事者」的現象並不罕見。即便批評的聲音並不危及共產黨的統治,即使人們提出的是保護環境這類與政府目標一致的訴求,那些勇於提出不同意見的公民幾乎一概遇到傳統手段的壓制。顯然當權者對民間力量有著極大的恐懼,害怕那些與政治無關的抗議風波有朝一日會演變成針對政府的民眾運動。
所有內心深處對中國懷有善意的人,每當看到侵犯人權的報導,就會忍不住要對中國領導人大聲疾呼:照這樣下去,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建設和諧社會,難道你們真的看不出來嗎?
在中國,會聽到許多人對社會不公,腐敗和法制不力表示不滿。目前最願意傾聽中國政府表白的是國際奧委會,而國際奧委會一段時間以來都不願對輿論公開表態。
人們只能希望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想到的不僅僅是奧運會能給他的組織帶來滾滾財源;希望奧委會的決策高層在對北京氣派的奧運場館建築發出驚嘆的同時,不忘記獎牌的另一面;希望他們在與人權組織會面時,認真對待對方的建議,包括一些與中國政府官員談話時應該涉及的話題。
所有這些問題在奧運一周年前的今天都是未知數。香港的人權組織至少看到了一線微弱的希望:在中國官方的文件裡首次出現了維權人士的立場,據稱有高層官員表示值得思考。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沒有人能夠預測。
中國進一步,退兩步的例子已經太多了。其實,熱衷於追求進步的中國人可以從鄰國韓國獲得一些啟示,即政治的開放能帶來更多的富裕和穩定。韓國的這一積極發展有著一個不可忽視的推動契機,那就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