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中國再禁台產品進口背後政治黑影重重
2022年12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雖然中國的相關部門以「註冊資料不完備」為由禁止多項台灣產品進口,但是對台灣而言是歧視。第一是其他世貿組織成員註冊截止時間比台灣多了幾乎一年的時間、而且其他成員可以網上辦理,但是台灣不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政府強調,這是中國單方面不按照世貿組織的規矩辦事,但是態度上又顯得希望貿易與政治分開,尋求以向世貿組織申訴的方式解決。
只不過這種循規蹈矩的方式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看來是不太可能,除了曠日費時之外,世貿組織也不是沒有國際政治角力,而且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國際政治角力是台灣的弱項,基本上世貿組織這條路可説是行不通的。
目前為止,被中國禁止進口的台灣水產品、農產品、食品還有這次被禁的酒精與軟性飲料都是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提早降低關稅的項目,如今這種所謂早收清單上的產品等於已經全部被禁。
當初形容與中國簽署ECFA是掉入中國對台灣產業「養套殺」的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真正面臨了當初的預言成了事實,可是卻無法拿出更實際的做法應對,反而讓人覺得民進黨政府是否是明知背後是政治因素、但卻又束手無策?
或許也有人會説,中國方面不見得就是政治因素,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國民黨籍的金門縣立法委員陳玉珍、即將上任金門縣、連江縣(馬祖所在地)的兩位準縣長帶上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受邀到廈門。
陳玉珍和兩位準縣長都是被認為與中國關係較好的政治人物,這次接受邀請走綠色通道、免隔離到廈門,他們也不諱言就是希望與對岸溝通、瞭解,目的就是希望解除像金門高粱酒這個當地重要財源的禁令。
他們的廈門之行如果有效,當然是可以為國民黨加分,國民黨一直強調台灣產品被禁責任是在民進黨政府、因為民進黨執政導致兩岸關係惡化、所有的聯絡管道都中斷。
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會不會因為陳玉珍等人的斡旋就同意解除禁令,其實也有問題,因為如此就解除了,那就等同於承認當初禁止進口就是出於政治原因、所以可能不會在短期之內有任何答案。
而且在政治上,本來國民黨和中國的來往就一直受到質疑,擔心國民黨是用什麼來換取和中國的「良好關係」,現在已經有聲音說國民黨到目前一直附和北京、唱衰台灣,這對國民黨是好是壞也很難説。
尤其是普遍認為中國禁止台灣產品進口就是「以商逼政」、甚至是「提前介入台灣2024年總統與立委大選」,也許實質上對台灣總體經濟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但是會不會造成台灣民眾的反感其實也很難説。
北京的做法可能造成台灣民眾不滿的説法,不是沒有根據的,例如2409家因為「補件不齊全」的台灣廠商當中已經有1800家決定不補件、等同放棄中國市場。
受到影響的廠商表示,中國提出的所謂「補件要求」根本就是要台灣廠商交出配方、製程等等企業生產機密,負責輔導廠商申請的台灣衛生福利部官員也説北京方面根本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説法或者規定。
貿易與政治
有些廠商即便委曲求全地以「中國台灣」申請也還是遭禁,這次和先前幾次禁止台灣產品進口不一樣的地方是,之前的理由有蟲害、檢出殘留禁藥等等食安理由,這次則是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對被禁原因毫無頭緒。
現在也有「反制裁」的聲音出現,認為台灣應該強硬起來,這一派的看法是政府口口聲聲說中國以不符合世貿組織規章的貿易障礙禁止台灣產品,台灣就應該採取報復措施,不但對等禁止中國產品進口、也要禁止中國必須要的台灣產品出口中國。
換句話說,這一派要的就是兩岸展開貿易戰,貿易戰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但是如果有任何一方覺得貿易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話,那也可能太小看對方或者過於看重自己的重要性。
北京的敵意,台灣方面當然是滿滿地感受到了,而且這個敵意還沒到底,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台灣產品被中國禁止進口,也許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面、如何擬定對策將考驗民進黨政府的智慧與手段。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