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4月10日)的「馬習二會」原本就在各界意料之中,不然馬英九走訪中國大概他自己也會認為「無趣」。此外,從馬英九在4月1日抵達深圳以來,言行舉動都是合乎東道主所預期的,也確定馬英九不會出現讓東道主不能接受的尷尬場面,故而北京可以放心安排兩人大排場地會面。
至於說兩人發表的談話,用如果現在的網路用語來説,就是「互相按讚」,習近平稱讚馬英九反對台獨、馬英九稱讚中國保存傳統文化。習近平說:「兩岸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並表示雖然兩岸體制不同,但「仍同屬一個中國」。馬英九則是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顯見兩人有著不少共同語言。
雖然照本宣科的時候,馬英九一度冒出了「中華民國」隨即改正「中華民族」的「口誤」,不過最多就是是與會的雙方幕僚流了一點冷汗、解決方式就是接著在馬英九要講「九二共識」的時候, 把媒體請出了舉行「馬習二會」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 ,處理明快、總體而言瑕不掩瑜、還是符合北京期待的基調。
不出意料地,習近平的説話著重在反台獨以及將兩岸問題歸納為同一個民族、同一個國家的「國內問題」,馬英九的說話則是一如既往地把重點放在他向來堅持,但是不明說中華民國、也不明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九二共識」,所以談話內容而言,可以説是並無新意,在政治上而言,習近平也沒有釋放出善意,自稱「平民」的馬英九對緩解兩岸關係也沒有提出新的見解。
馬英九或者習近平應該也很清楚,「馬習二會」其實不會有什麼實質的成果,所以他們撇開所謂的實質成果,尋求有利於自己的目的。例如馬英九在台灣已經日漸被邊緣化,此次北京方面所給予的尊榮禮遇是他在台灣不可能得到的,所以「馬習二會」的氣氛要不融洽也很難,而且和習近平再一次的會面不但可以讓他登上媒體、還可以告訴現今國民黨的高層「要兩岸搞好關係,沒我不行」。
北京方面也不是不知道馬英九的人氣已經「今非昔比」,但是習近平需要有一個台灣政治人物呼應他所説的「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習近平所謂的「外部的干涉」意指的就是美國,而從馬英九近年來對美國所發表的言論來看,他幾乎已經是成為台灣「疑美論」的代表,所以在北京看來,這個最佳人選就是非馬英九莫屬,何況在台灣馬英九被視為「和中」甚至是「親中」的政治人物, 因為北京知道在台灣維持一股不滿美國又能反台獨的勢力,對中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只要這種勢力夠大,台灣就絕無寧日。
坦白說,舉行「馬習二會」,習近平只要面子上掛得住就好,其他沒有太多需要顧慮的問題,馬英九因為在台灣地位已經不復當年,沒有太多政治的包袱,所以問題也不大,倒是馬英九曾經當過黨主席的國民黨頭痛了,因為現在普遍看起來台灣輿論對馬英九這次的表現並不滿意。國民黨擔心受到影響,所以態度明顯切割,在馬英九行前就一再強調這是「個人行程」,不代表國民黨,隨後傳出北京有意邀請國民黨立法委員訪問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不但否認有此一說,還特別強調如果邀請的話,也應該邀請民進黨和民眾黨的立法委員同行,不為馬英九的「馬習二會」背書。
不論是從道德還是政治現實來説,現在的國民黨對馬英九完全沒有約束力,他也自豪於台灣的政界人物只有他能夠和習近平見到面、講上話,從北京的表現看來,雖然以「先生」 來稱呼馬英九, 不過作為東道主,習近平的確給足了馬英九所希望得到的禮遇和面子,但是話説回來,從馬英九「口誤」之後,媒體 就被請出了東大廳來看, 你覺得馬英九所説的「兩岸如果發生戰火,對中華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習近平聽進去了嗎?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