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 : 「減稅降費」只是把負擔延到未來

羅法
2019年3月5日

中國人大公佈2019年度的經濟增長目標6-6.5%,迎來三十年來最低點。但是經濟學家沈凌認為這項調整大致符合長期趨勢,並不意外。反而是當局大力宣傳的「減稅降費」中,暗藏著對經濟發展更深遠的威脅。

https://p.dw.com/p/3ERfR
Volkskongress in China
人大會議上宣佈的「減稅降費」,是一劑良藥,還是偽裝的毒藥?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公佈了201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目標為6-6.5%。 宏觀經濟學專家沈凌認為,經濟下行的壓力三、四年來一直存在。 考慮到中國當局公佈的數字虛實可議,具體數字是多少變得不是重點,但仍可看出當局想要傳達的意涵,是「經濟增長已經回不去以前的高速」。

「這幾年都是這樣,我們實現了6.6%,下一年的目標就略低一點。 這樣的話給整個經濟主體一個比較低的預期,不要重新過熱回到高速增長狀態」,沈凌對德國之聲說。

對於中美貿易戰是否影響到今年經濟目標設定這個問題,沈凌認為,中美貿易戰之所以會在去年對經濟造成消極影響,是因為其伴隨著的不確定性。 但是,一年後的今天,內外壓力互相作用之下,當局已經確立要改革,就已經消除了這份不確定性:「我相信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的時候,風險就下降了。 」

「減稅」與「增債」的蹺蹺板

今年李克強在工作報告要「減稅降費」,他呼籲道: 「我們要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困難再多也一定要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 」

中國各大媒體也把這項措施當作是一大福音在宣傳,宣稱要「讓市場更有獲得感」,政府的「力度空前」,就是為了要增強企業活力。

沈凌認為,這次人大會議上特別強調減稅,是為了平息過去一年,政府承諾減稅卻沒有得到落實所引發的民怨。 然而,對於該政策可能帶來的效應,沈凌擺出了猶豫的態度: 「經濟學上,我們講政府減稅最怕的一點就是『減稅增債』。 」

「我想政府的後面報告,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後面說我們的地方債今年的安排要比去年增加八千億,原先是一萬多億,現在又增加到兩點一五兆。 地方債就有八千億的增幅。 國債的話我沒看到這個數字,如果有的話,我估計也是在八千億或是更多的範圍。 」

China, Peking:  Li Keqiang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尤其強調今年減稅力度增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A. Wong

沈凌說,減稅增債就像是一個蹺蹺板,一增一減之間,政府的開支維持不變: 「開支沒有減少,就等於只是改變了一下收入的結構。 現在減稅減下來的這些東西無非是轉移到未來。 我們未來還是要更多的負擔。 國債也好、地方債也好,都還是要還的。 都會有更大的負擔。 」

回顧李克強在3月5日上午的工作報告原文,減稅部分他所說的是「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二兆元」,增債方面他說的是「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兆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 相互對照,地方債的增幅甚至還略微超過減稅額度。 這也說明了沈凌的擔憂其來有自。

「但願雨點落下」

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展望,沈凌認為,與其減稅讓人民有獲得感,當局應該要把力量放到經濟結構轉型上:「這幾年我們看到,經濟結構轉型非常的困難,好像總是在關鍵領域沒有展開特別重要的步驟,時間一拖長,我們就看到外部壓力也來了、 內部壓力也來了。 」

這位經濟學者坦言,中國經濟轉型非常困難,成功也沒有規則可循——雖然東亞有些地方改革成功,但是中南美洲國家仍有很多陷在困局當中,遲遲無法突破。 但是,他仍然期待未來兩年,「不要光聽得到雷聲見不到雨點,也能看到雨點真正的落下來」。

經濟學者沈凌現任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主修宏觀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