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經濟的彈性空間極大
2016年3月5日德國之聲:中國政府在周六開幕的人大會議上發表工作報告,有沒有讓您耳目一新的內容?
胡星斗:我認真研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它的確表明了政府在過去五年以及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也確實有一些新的提法和詞匯,比如報告提到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也就是說你人在哪裡,就會獲得當地的待遇,而且和人的財富相結合。此外,政府作出種種承諾,包括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方面。很難說政府工作報告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的確有一些亮點。因為政府工作報告年復一年,90%的內容都是相同的。恐怕只有10%、甚至只有5%有區別,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其中的一部分的確給人一些新鮮感。
德國之聲:你認為有一些亮點,在您看來,其中最大的亮點又是什麼?
胡星斗:最大的亮點實際上還是如何落實十八屆三、四中全會中深化改革的決議、怎樣通過創新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此,工作報告中列出一系列目標,包括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戰略。現在中國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新註册企業,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企業破產關門。但是無論如何,目前中國的經濟還是有活力的。
德國之聲:中國總理李克強宣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為6.5%-7%。這是近20年來中國政府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設定為區間的用意何在?
胡星斗:設立區間當然更加科學,並沒有必要設立具體的數字。好像沒有達到預定數字,就失敗了似的。設立區間提供了彈性空間,不必強行完成某個數字目標。因為如果要強行達到具體數字,就會為此不惜大量投入,造成有GDP、而沒有效益的局面,最後導致產能過剩。現在設立空間後,就沒有必要為完成任務而完成,最主要還是考慮民生問題,考慮民眾能得到多少好處。報告中也提到相關好處,如今年將新增就業1000萬、將改造棚戶區住房600萬套、實現1000萬人口脫貧等。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未來五年,光有承諾還不夠,如果沒有監督的承諾,也是是空口白話。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夠更多地從制度方面保障這些承諾落到實處,尤其是要加強人民群眾的監督。比如說脫貧數字,有些貧困地區的領導人是否會造假?所以要鼓勵當地民眾舉報造假行為。只有這種有監督的承諾才是可靠的承諾。
德國之聲:有分析人士認為將增長目標設定為6.5%-7%,難度依舊很大。您怎麼看?
胡星斗:難度當然有,但是好在中國是政府控制的經濟。我們知道,政府起到雙重作用,有時促進經濟增長、有時則阻礙增長。不管怎麼說,目前中國經濟的彈性空間、韌性和潛力都非常大,只要政府的政策準確到位,實現這樣的經濟增長目標其實完全沒有問題。比如,中國現在如果能實行真正的土地改革,那麼中國經濟增長何止6%、7%,恐怕持續20年增長10%都沒問題。
德國之聲:李克強還強調去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全年預期目標,成為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但整整一年前,中國人社部長承認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您如何看中國的就業形勢?
胡星斗:一方面政府為促進就業做了很多工作,去年新增了1300多萬就業人口,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懷疑,很多農民工可能失業回家了,因為很多實體企業不景氣,而這一部分失業人數可能沒有被計算在內。所以對就業人口的數字,有時候我們還是要加以分析。當然七、八百萬大學生的就業,政府確實很重視,這是一個創新的群體,當下的任務是如何引導他們創業和創新。
德國之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各方關注的註册制改革沒有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而在去年的政府報告中則明確提出過"實施股票發行註册制改革"。今年隻字未提的原因是什麼?
胡星斗:也許註册制改革時機尚未成熟。如果真正依照註册制,那麼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企業蜂擁而入。實際上,最後可能還是要經過審查。只不過這個審查者可能從證監會變成證交所,本質並沒有改變。所有目前註册制改革的條件可能還不成熟,恐怕要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讓人們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而不是一窩蜂地都希望通過上市籌集資金。而且,在中國上市成本很低,甚至不需要向股民分紅,所以上市是一個圈錢的好機會。但是在發達國家上市並不是人們的首選,因為那裡上市以後各種訊息要公開、要規範、要和股民分紅,最後的利益都給廣大股民了。而中國好像不是這樣,很多公司不分紅,他們就認為股民的錢可以白拿,誰上市誰就可能成為億萬富翁。所以我想未來包括分紅在內的機制都要逐步完善,之後再推進註册制,可能會比較有效。
德國之聲:除了股市,老百姓還關注房價問題。新年以來,一線城市樓市火爆。您怎麼看房價飛漲問題?
胡星斗:現在的房價在一線城市可能還會繼續增長,像深圳、上海、北京。一線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高、福利較好、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人們可能更願意去一線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中國城市差距巨大,三、四線城市的房屋嚴重過剩,所以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繼續下跌。儘管中國提倡城市化、城鎮化,但是現在很多農民也許並不積極,因為農民也有一些好處,他們也更願意到大城市,所以導致大城市房價可能會繼續上升,但整個中國的房屋過剩約七、八千萬套,可供兩、三億人居住。這是一般的統計。因此總體而言,除了大城市,其他的城市房價我都是看跌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