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鋪何以成了「釘子戶」
2015年7月18日巴希姆‧貝加爾是阿赫梅德‧查理斯坎家庭經營的一家蔬菜水果店,在柏林克洛茨貝格區讓格爾街上已經有28年的歷史了,也是這條街區時代變遷的見證人。
今年3月30日,查理斯坎被告知,他必須在6個月之內把他的蔬菜店騰出來。原因是加科房產公司的總經理莫萊蒂斯(Ioannis Moraitis)已經收購了這片房產,並計劃將這裡改建成高檔住宅區。
"我們才是街道的主人"
德國一些街區房價不斷上漲,以至於很多小本經營的店鋪和居民,不得不搬遷。不過,貝加爾菜店 要被強制關閉的消息還是引起了眾怒,這裡到處都能看到"我們才是街道的主人""貝加爾菜店必須得到保留"之類的橫幅和標語。
每個周三,反對拆遷的人都會聚集在菜店門前舉行抗議活動。他們進行討論,舉辦音樂會,時常還會有聲援者發表即興講話。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大衛‧華格納,安妮卡‧雷希以及楊‧布蘭特等人。
一名抗議者對德國之聲表示:"在我們這片街區生活著很多藝術家。藝術家就是喜歡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街區,因為他們在這裡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當然租金也不能太高。""藝術家職業的一部分就是要關注社會的變化,並為弱勢群體發出聲音。藝術要敢於揭開傷疤。反拆遷運動開始以來,藝術家們一直都是這場運動的組成部分。"
這是一場持久戰
7月8日,示威者們組織了一場街頭派對。在大夥的掌聲和歡呼聲中,組織者宣佈強制拆遷令已經被當局收回了。不過,大家也很清楚,這場勝利只是暫時的,捍衛傳統街區的鬥爭將是一場持久戰。
示威者深知,目前雙方達成的共識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查理斯坎還沒有得到續延租約的合同,所以強制搬遷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有鑑於此,抗議活動仍將繼續下去,直到查理斯坎得到一份租金合理的長期租房合同為止。
貝加爾菜店的命運引起如此大的關注,與其說是因為菜店本身,到不如說是因為這家菜店的象徵意義。這家菜鋪代表了社區高檔化改造浪潮下所消失的一切:小本經營的家庭式店鋪,五彩繽紛的街區文化,這一切當然談不上高大上,但卻正是柏林這座城市的特色所在。
社區高檔化改造的反對者
對於貝加爾菜鋪的捍衛者來說,街區的高檔化改造只會帶來更多的高級住宅以及對傳統街區文化的破壞。而貝加爾菜店前的街道也就成了他們的聚會場所,在這裡他們可以盡情表達對柏林前景的擔憂,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他們的訴求會得到傾聽和關注。
Kotti房客聯合會也曾到讓格爾街表達他們的訴求。他們反對在土耳其聚居區克洛茨貝格提高社會救濟房屋的租金。"客籍工人子女"也曾在這裡舉行過示威集會,他們向大家講述自己和父母一代的經歷,希望喚起德國社會對客籍工人歷史和現狀的關注。
客籍工人六七十年代大量從世界各地來到德國,主要來源國是土耳其,東南歐以及巴爾干國家。當時的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迅速,急需客籍勞工填補勞動力的空缺。在這些客籍勞工中,土耳其人佔據大多數。按照1961年的一項協定,客籍勞工在德工作兩年後,需要返回原籍國。但兩年之後,絕大多數客籍勞工都選擇留在了德國。
柏林:在變遷還是在甩賣?
當年克洛茨貝格當年是一個比較偏僻破敗的城區,緊挨著柏林牆。柏林市內那些高檔社區當然是不歡迎他們的。於是,克洛茨貝格就成了他們的聚居地。這樣就形成了克洛茨貝格的異國情調,而這也正是這個街區今天在柏林很有歡迎的原因。
德國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迪克‧沃爾托夫(Dirk Wohltof)則對德國之聲表示,在受歡迎的街區,房租上漲是一個不可遏制的必然趨勢。"人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必須住在某一個人氣旺的社區裡。"
但反對拆遷反對社區高檔化的活躍人士則認為,克洛茨貝格之所以成了一個受歡迎的街區,成了一個對房地產商有利可圖的社區,恰恰是當地居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而當地居民的這種努力,並不是出於商業目的,而是出於對家園的熱愛。有鑑於此,克洛茨貝格的居民認為,他們多年努力的碩果被商人們竊取了。
當地居民不會輕言放棄
貝加爾菜店的支持者們計劃擴大抗爭範圍,也為陷入同樣境況的民居和店鋪伸出援手。他們主張對柏林所有社區的高檔化改造都提出質疑,利用一切法律手段,阻止"讓少數高收入者擠走整個街區居民的趨勢"。
幾年來,柏林一直在大興土木,很多舊街區被拆遷,取而代之的是高檔住宅。在這一過程,大量的傳統街區和店鋪默默地消失了。貝加爾小菜鋪引發的爭論和抗議說明,很多柏林人並不認同對傳統城市文化的破壞,他們會繼續抗爭下去。